富士康“機器人”戰略為何落戶山西
2012-01-13   作者:記者 張羽 劉翔霄 魏飚/山西晉城 太原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為何首選山西晉城?

  富士康總裁郭&銘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稱,之所以將機器人項目置於晉城,主要基於以下四方面考慮:
  首先,晉城擁有便利的區位優勢。晉城距離富士康另一精密儀器製造基地鄭州不過二百多公里,有利於形成富士康精密儀器製造的集群,符合富士康産業向中原轉移的戰略部署。 
  其次,這裡有良好的工業基礎。自明清時期以來,晉城的鑄造業就較為發達,這種延續至今的“鑄造優勢”,為晉城成為機器人項目“首選地”積累了獨有的工業基礎。
  第三,長期的人才積累。富士康模具學校前些年已在晉城成立,據內部人士稱,“模具”是富士康最為核心的技術,培養出的都是骨幹人才。
  此外,晉城還是郭&銘的祖籍所在地。不一般的感情因素,加之政府招商引資的政策環境較為良好,都成為富士康選擇晉城作為機器人項目“試驗田”的考慮。

  “百萬”機器人能否實現?

  富士康一位內部人士對這一數字持保留態度。他認為,實現百萬數量難度較大,原因如下:
  首先,製造機器人需要攻克技術難題。“富士康屬於機器人製造領域的‘後起之秀’,並非其專業和特長。此外,製造機器人要受高製造成本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國際也無大規模應用。因此‘百萬’的實現得有個過程,究竟三年內能否實現還不好過早下結論。”他説。
  但同時,針對富士康實際情況而言,由於其一再創造奇蹟,曾創造數個世界第一,所以也不排除它這次在機器人項目上能夠做得更好。
  富士康晉城工業園區一位人士則分析説,目前,富士康研發出的部分“機械手”已經在晉城工業園區得到應用,但由於尚未完全掌握機器人製造的核心技術,因此數量一時還上不來。
  “這些機械手本身是成熟的,它們多從事簡單的機械運輸、污染環境下作業等工種。儘管機械手的彎轉可以達到360度,但仍然達不到人手那樣的靈活程度。”他説。

  機器人製造成本如何?

  製造一台機器人需要多少花費?富士康一位內部人士透露説,由於機器人所應用的工種不同,製造成本也有所區別,約在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元不等。
  富士康晉城工業園區一位人士認為,目前機器人“智商”的世界水平可用“二十多歲”來形容,但富士康晉城園區已研製並得到應用的機器人智商僅為“七八歲”。
  “它們只能從事一些簡單、重復的勞動,售價在14萬元至16萬元之間,體積大小不一。從外觀而言,準確一些更應被稱作‘工業機器人’或‘機械手’。”這位人士説。
  另據富士康內部人士分析,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普及顯然還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他説:“在德、美、日等國家,人力成本比中國要高得多,中國尚未踏入高人力成本國家之列。如果使用機器人更合算,日本等高人力成本國家會先大面積採用。” 
  那麼,究竟是機器人好用,還是人力好用?這位人士認為,與人力相比,肯定是機器人好用。具體來講,機器人的優勢可以體現在準確度高、承載壓力大、適宜高危險環境、工作時間長等多個方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富士康發出的“機器人信號” 2011-08-01
富士康如何再次關上質疑門 2011-07-01
富士康員工洗澡時猝亡 2011-06-30
富士康員工洗澡時猝亡 家屬稱其加班過多 2011-06-30
富士康成都工廠發生爆炸 跌逾3% 2011-05-23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