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察文字稿-2012:中國經濟會不會軟着陸?
2012-01-12   作者:  來源:央視網
 
    解説:CPI、PPI物價走勢牽動人心,國際需求萎縮經濟增速溫和回落。2011世界經濟年度觀察,《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史小諾):各位晚上好!歡迎收看今天的《今日觀察》。回首過去的2011年,在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一面是各种經濟指標的起起落落,一面是各種調控手段的層出不窮。物價的漲和跌牽動着民眾的目光,經濟增速穩步回落,外貿出口增速出現下滑的趨勢,2011年的經濟走勢的變化折射出一年來怎樣的宏觀調控的脈絡?展望2012年,如何在平穩當中開局?中國經濟還將會應對哪些新的挑戰?
    今天的評論員是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和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燕生。首先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2011年中國經濟的一些關鍵詞。
    解説:一個“漲”字,不僅描繪出很多人在經濟生活中的困惑,也刻劃出中國經濟在通脹壓力前艱難前行。
    2011年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5%,創34個月以來新高。
    6月份,CPI同比上漲6.4%,創三年以來的新高。
    7月份,CPI同比上漲6.5%,食品價格仍然是物價上漲的主要推手。
    持續走高的豬肉價格,僅在7月同比漲幅就達到56.7%,以至於人們高呼豬肉綁架了CPI。
    成品油漲價了,大宗商品漲價了,輸入性通脹令很多企業,特別是一些小微企業經營壓力驟然增加。
    11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
    有漲就有跌,隨着穩物價惡通脹的調控措施不斷&&,豬肉、雞蛋、蔬菜的價格,三季度起開始下跌,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2%,創年內新低。
    與此同時,11月,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7%,降10月的5%大幅回落,也創下年內新低。
    周望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4.2%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這一輪宏觀調控穩物價政策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解説:從2010年10月開始至今,央行先後5次加息,9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大幅降低了市場的貨幣供應,日趨收緊的貨幣政策,不僅在遏制物價上漲,抵禦通脹上起到重要作用,也有效的助力房地産調控的推進。
    2011年12月5日,央行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三年來,央行第一次下調準備金率。
    宏觀經濟結構中的升降變化同樣引人注目,首先是經濟增速的穩中減速,從一季度的9.7%,到二季度的9.5%,再到三季度的9.1%。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201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6420.6億美元,同比增長22.5%,貿易順差1551.4億美元,比上年凈減少263.7億美元,收窄14.5%。
    海關總署&&,雖然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持續走低,但是貿易發展更趨平衡。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指出,2012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主要風險來自於日趨複雜的外部環境,世界經濟復蘇放緩和下行風險增加,將對外貿穩定發展帶來諸多風險和挑戰。
    主持人:剛才小片當中也是梳理出了2011年中國經濟的一些熱門的詞彙,其實我自己平時很少去菜市場,但是前兩天我去了一趟,就是一包豌豆25塊錢比肉還貴,當然旁邊很多老百姓都説確實物價在漲,不停的在漲,但是我們看到物價在漲同時GDP的增速,比如説從一季度的9.7%,到二季度的9.5%,再到三季度的9.1%,這個漲和跌,還有升和降兩位怎樣評價2011年我們中國經濟,它的一些特點、特質?
    樊綱(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要我説是所謂“軟着陸”吧,“軟着陸”的一個前提呢,就是過去有一段有點過熱,我們為了刺激經濟,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這種壓力才多發了一些貨幣呀,通貨膨脹就高了點。
    在“軟着陸”過程當中呢,這些貨幣的這些作用還在釋放出來,所以我們看到價格在有一段時間升的還是蠻高的,但是最近應該説你看到那個豌豆,不可能光看豌豆,最近大白菜還有一些豬肉什麼的價格都在往下走。
    主持人:往下降。
    樊綱:剛才還有一個消息大白菜産地連2分錢都賣不出去。
    主持人:對對對。
    樊綱:漲漲跌跌。
    主持人:但市場上它的價格。
    樊綱:對,這有很多因素了,漲漲跌跌。“軟着陸”的另一個含義是經濟速度要下降,不是硬着陸,硬着陸是大危機了,就是大泡沫大危機了。
    但軟着陸仍然是要下降,而且下降的程度有時候也蠻深的,你比如説,我們從12%,去年到過12%,降到9%,三個點的GDP增長也是很大一個量。
    所以一部分産業一部分企業感到有壓力,感到一些困難,這就是軟着陸過程當中出現的,一定會出現的,你不出現就不叫調整了,也許還會再降一點,明年也許還會再降一點,我覺得在一定意義上還屬於正常的情況。
    主持人:還是很平穩的。
    樊綱:就説沒有出現大泡沫吧,沒有出現大泡沫就不需要硬着陸,不需要一個危機一樣的東西來加以調整。
    主持人:對。
    樊綱:應該説還是一個趨於平穩的過程。
    張燕生(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從2011年來講呢,也就是我們會發現,首先來講就是全球的貨幣環境是非常寬鬆的。
    另外一個方面呢,2011年也就是全球的大宗商品價格是居高不下的。因此呢,從2011年來看,就是國內的經濟一個方面就是穩物價,它所面對的國外資本流入,流動性注入的壓力很大。
    另外一個方面呢,就是國外的成本輸入的壓力很大,其實從2011年來講,國家實際上是6次提高準備金率,那麼基本上商業銀行21.5的錢都存到了央行,而且2011年的3次提高利率,其實做的事情主要做的是一件事,對衝外匯佔款的增加,外匯儲備增加帶來的外匯佔款增加。
    但是我們從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開始,我們能觀察到一種情況,就是當通脹的壓力減緩的時候呢,那麼這個時候,全球有一種暢衰中國的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也就是我們會發現出現一種全球性,全球投資者蔓延的一種説法,就叫做中國經濟有可能硬着陸。
    主持人:那麼就這樣一個大家非常關心的2011年中國經濟的特點呢,我們接下來再來聽一下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他們的觀點和説法。
    羅伯特蒙代爾:中國的經濟增長有一點放緩,從高峰期的增長率,大約在10%到11.5%左右,有可能回落到9.5%,但仍然是非常強勁的增長,我認為中國政府的計劃是使得增長率不低於8%,但這個增長率仍然是讓所有國家都驚訝的,當然中國8%的增長率比以前低,但是我想中國想要維持8%的增長率是很容易的,也許還能達到9%到9.5%。
    主持人:在前面節目當中我們談到,這個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和物價上漲的壓力,它是並存的,就目前來看,中國經濟現在增長的難點,兩位認為主要在哪些方面?我們知道在剛剛過去2011年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況也是比較困難,艱難一點的?
    樊綱:增長難點在一個經濟區域軟着陸這麼一個過程當中呢,首當其衝的一定是中小企業,任何國家只要經濟下滑或者採取緊縮政策,這個中小企業都是首先感覺到的,如果出現危機的話中小企業大批倒閉,首先也是中小企業。
    我們國家因為我們的金融體系更多的為大企業服務,中小企業就面臨的困難可能就更大一點。所以現在確實有一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着銀根緊縮,這種屬於有訂單,它也有競爭力,它也沒有自己把錢前兩年挪出去投機去了,還是比較正常的一些企業出現了一些資金緊張,特別是融資成本提高的這些問題。
    主持人:對。
    樊綱:這個應該説影響了一大批企業。那麼另一個難題,現在的困難實際上和大家的預期扭轉有關係,上半年很多企業還是預期高增長,下半年現在軟着陸正在實現當中,經濟增長速度也下來了,而且資金緊張的情況越來越明顯了,加上房地産也開始調整了。市場上很多預期發生變化了,大家感覺到前景不太確定。
    那麼這個是在這個時候比較焦灼的時候,往往出現的這個問題,不確定它就不太敢投資,不確定它就不做擴張,然後對很多訂單拿下來有點猶猶豫豫,這樣又會使經濟增速又會有所下滑,比如投資的增速下滑等等。
    張燕生:那麼從全球來講,也就是我們的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首先第一個就是需求萎縮,全球的需求萎縮。
    主持人:對。
    張燕生:也就是我們會發現發達國家現在私人開始儲蓄,不消費,那麼企業現在開始追求負債最小化,而不是利潤最大化。那麼也就是能做的或者是可做可不做的投資不做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我們的企業,就中國的企業,包括小微企業就是沒有訂單,或者訂單的話,拿到手以後成本貴了,做不了了。
    另外一個方面呢,就是成本上升的壓力實際上是非常大的,比如説我們今年上半年,上半年我們進口的鐵礦石的均價是160.8美元/噸,前9個月大漲應該是166美元/噸,基本上是歷史最高價,接近。
    那麼從我們燃油進口基本上就是753.8美元/噸,平均每桶都是100美元以上,那麼從糧食的進口來講,穀物的進口也是都是43.8美元增長率,也就是説這個成本貴。
    另外一方面從國內來講,就是勞動力的成本上升的很快,土地、煤電油運。那麼這樣的話,也就是我們的企業目前就是國際國內的形勢,也就是對他們來講壓力很大。
    主持人:對。
    張燕生:然後為了控通脹,穩物價,實際上貨幣一緊縮,投資一緊縮,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覺得供給面這個方面壓力是比較大的。因此呢,我們就反應出2011年這個穩物價,應當不僅僅是採取總量政策,更多應該採取結構性政策,不僅僅是需求管理政策,更多的還是一些供給方面的政策。
    主持人:我們知道在2011年無論是歐債危機,美債危機,可能世界經濟前景還不太明朗,所以對於2012年中國經濟可能會造成一些壓力。那麼怎樣更好的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大自己的內需?稍後進一段廣告,我們回來和兩位評論員繼續探討。
    主持人:歡迎繼續收看今天的《今日觀察》,前不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要把握好穩中求進的整個的總的基調,那麼就2012年中國經濟前景有不少機構也是發布了自己的預測和分析的報告,接下來通過一個短片來進行了解。
    解説:在經濟增速放緩,外需下降等複雜形勢下,2012年宏觀經濟政策何去何從,2011年12月14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出發展新信號。
    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進”是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國務院參事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認為,外需變化我們難以左右,今後中國經濟的發展,要更加立足國內需求,要更加突出結構調整,要更加依靠改革創新,要更加重視改善民生,這是我們前進的方向。
    2011年12月19號,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外匯佔款凈減少279億元,這是我國外匯佔款繼上個月負增長後,連續第二個月出現月度負增長。
    新華社引用的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即期市場出現走軟行情,在近期更是連續上演盤中屢屢觸及跌停的罕見現象,在美元指數高企、美元買盤增加的刺激下,企業和銀行持有美元的興趣漸濃。
    分析人士指出,外匯佔款是市場流動性增減的重要水龍頭,外匯佔款的減少,有可能會進一步打開央行貨幣政策微調的空間。
    商務部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近10%,這是我國實際使用外資,於近期首次出現月度負增長。
    日前,包括中金公司,野村證券亞洲和摩根大通相繼發布了對於2012年,中國宏觀經濟前景的展望。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測,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8.4%,消費貢獻上升為4.5%,投資貢獻下降為4.4%,凈出口負貢獻為負的0.5%。
    他指出歐債危機如果惡化,呈全球經濟危機,中國出口將受到較大衝擊,同時資本流出增加,經濟增長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
    樓市調控考驗猶存,股市呈壓低迷盤整,匯市激蕩暗流涌動,債市創新後效待觀,2012年有經濟晴雨表之稱的四大市場,如何演進,承載着人們的關切。
    主持人:那剛剛我們談到了2011年中國整個經濟形勢的一種複雜性,我們看到2012年可能面對的這種複雜性可能會比2011年可能會加劇一些,那麼你們分析複雜性會表現在哪些地方?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更好的應對和解決?
    張燕生:2012年的話呢,實際上來講呢,我們説這個穩中求進的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要穩政策,也就是怎麼能夠給企業給社會給老百姓一個國家的這個宏觀調控在新的一年的方向是什麼,可能採取的做法是什麼;
    第二個方面就是要穩經濟,就是整個的經濟還是要按照它的,我們叫就是內在率,自然率去運作,不要大起大落折騰;
    第三個方面就是要穩物價,也就説雖然説2012年我們的預測物價可能會保持在一個相對低的水平,但是剛才講的全球的貨幣環境氾濫,全球的大宗商品依舊是高位動蕩,在這種情況下,物價我覺得還是要保持基本的穩定;
    然後第四個方面呢,就是要穩社會。因此在2012年也就是説要想能夠真正創造一個好的經濟平穩發展的環境,也就是把握住實體經濟這個基礎,也就是説一個方面就是財政的結構性減稅如何落到實處。
    那麼最近應該講謝旭人部長從四個方面講了,説財政怎麼來實現這種結構性減稅,他主要講的一個是進口稅,進口關稅的降低,一個小微企業的稅收降低,一個方面就是營業稅改成增值稅,能夠減少我們的服務業的實際稅收負擔。
    還有一個就是資源稅,資源稅和這個消費稅能夠也就是這些方面要落到實處,要創造一個我們叫低稅負,少管制,機會公平的這麼一個供給方面的這麼一個環境。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貨幣政策我們叫預調微調,那麼預調微調的核心問題,我覺得就是剛才我們講到的,最好能夠配合一些結構性的政策,這個定向支持,這個定向和支持到位,也就怎麼能夠保證我們整個經濟調結構的錢能夠確保。
    那麼另外一個方面就是2012年就是今年,也就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和産業政策統籌協調的這八個方面,包括三農,包括安居,包括民生、包括生態,綠色轉型這八個方面,怎麼能夠在2012年,因為2012年確確實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一年,那麼這一年呢。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我覺得就是在國際國內複雜的環境中間要小心,就是經濟問題政治化所産生的貿易摩擦,貿易衝突所演變的貿易戰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衝擊。
    樊綱:世界經濟是有壓力,治不好,那你説世界經濟哪個好,他們更不好,對不對,然後對我們的影響也沒有那麼大,我覺得也不要那麼,也不至於誇大的,我估計明年中國的出口還會有10%以上的增長,因為現在也不光是發達國家了,發達國家在2010年在世界GDP當中的比重已經是50%了,在GDP增長部分百分之七八十現在都是發展中國家了,印度還有6%以上的增長,巴西有5%,印度尼西亞5%以上,就這些國家還能正常增長的話,我們現在對他們的出口,對東盟國家的出口20%幾的增長。
    所以我覺得現在是預期上這個也需要進行一些調整。但是總的來講,現在通貨膨脹基本穩定下來了,增長速度也在逐步逐步回落,回落到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8.5,8.5是很高的水平了,兩位數不是好現象,我們不要再回到兩位數了,兩位數是過熱增長,中國經濟一超過9%,通貨膨脹就起來了。
    所以我們回到一個比較穩定的增長,一個通貨膨脹和增長率比較協調的這麼一種狀態,應該説2012年如果完成軟着陸過程的話,那就為我們今後幾年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主持人:所以有了過往的一些經驗,所以我們2012年提出要穩中求進,所以我們還是應該保持一個樂觀的態度和情緒。
    接下來就這樣一個2012年的經濟形勢的預判,我們再來聽一下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他們的觀點。
    厲以寧(經濟學家):現在是企業遇到困難,因為在現在的情況之下,企業反映工資成本在上升,成本增大了,更重要的西方國家的經濟不景氣,所以訂單大幅度減少,現在融資難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特別是中小企業看到融資仍然有問題,就是稅負還是比較重,所以這種情況下有可能上半年感到困難,但我們的政策會逐步調整。
    肯尼斯羅格夫(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我想對中國來講最大的問題是隨着它的經濟體重變得越來越大,它需要更多的內需驅動力,這只是一個數學問題,即使沒有經濟危機也如此,你們正在以8%或者9%的速度增長,但是你們的貿易夥伴的增長只有2-3%的增長,你們越來越龐大,你們不可能只從出口中獲得增長,但是這將是一個非常有技術性的轉變。
    因為中國一直以來,能夠維持它的競爭力和創造力優勢,就是借助於對外貿易的杠桿,能夠及時發現國際市場願意買什麼,將同樣的經驗成功轉換到國內市場上來是很難的,並非所有的企業都能成功,這一點做起來很難。
    主持人:那如果我們把中國經濟比作一艘行進當中的大船,在2012年如何讓這個大船開的更加平穩一點,兩位有怎樣的建議?
    張燕生:我想2012年可能會有很多很多我們預想不到的事情可能發生,但是我們會想清楚一個問題,就是逆境中間容易促進調整呢,還是順境,其實來講我們的企業我們的經濟我們的國家永遠在逆境中間來立志去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實際上是能夠取得更好的進步的。
    樊綱:世界經濟也許在今後越來越複雜,但是中國經濟的結構也越來越複雜,我們面對各種因素越來越複雜,這些複雜的現象越來越變成我們的正常狀態,因此我們要學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今日觀察文字稿-讓寬帶更快更便宜 2012-01-01
今日觀察文字稿-2012:房價與房地産稅新動向 2012-01-01
今日觀察文字稿-股市低迷 謎在哪? 2011-12-28
今日觀察文字稿-2012:中國經濟穩中求進 2011-12-26
今日觀察文字稿-洋奶粉漲價,哪來的“牛”? 2011-12-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