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農産品上演“春節行情”
多個蔬菜品種價格較11月下旬漲幅超五成
2012-01-11   作者:記者 白田田 吳濤 邱明/北京 廣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物價壓力前下調存準率預期延後

  食用農産品價格的“春節行情”如約而至。據商務部、新華社的最新農産品監測數據,蔬菜、肉類、水産品、糧油産品普遍上漲,尤其是菜價近期漲速明顯加快,多個蔬菜品種較11月下旬價格漲幅超過五成。
  12月份以來,農産品價格再次進入上漲通道。分析人士認為,通脹水平回落的趨勢使得貨幣政策獲得了一定的空間,市場對於調降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強烈。而每年春節前物價都會面臨上漲壓力,所以現在不是下調存準率的好時機。

  走勢 肉菜價格春節前上漲明顯

  商務部10日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上周(1月2日至1月8日),食用農産品價格繼續上漲。其中,低溫雨雪天氣影響蔬菜的生長和運輸,18種蔬菜批發價格比前一週上漲7.5%;肉類消費需求旺盛,價格整體走高,豬肉、羊肉、牛肉和白條雞價格分別上漲0.6%、0.6%、0.2%和0.1%。
  其中,蔬菜價格保持強勁上漲勢頭。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産品和農資價格行&&統監測,2011年11月下旬以來,全國蔬菜價格整體進入季節性上漲通道,近期漲速明顯加快。與2011年11月20日相比,2012年1月9日,21種監測蔬菜平均價格漲幅已經超過30%。
  分品種看,超八成監測蔬菜品種價格上漲,其中四季豆、黃瓜、茄子、菜椒、尖椒價格上漲尤為明顯,漲幅均在55%至75%之間。
  新華社經濟分析師譚謨曉認為,春節期間,市場需求增加,菜價整體仍將上漲,但漲幅將小於往年,不排除個別品種價格出現大漲。
  豬肉價格漲幅較前兩周有所擴大。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認為,現在全國豬肉價格整體穩中有漲,去年春節前後豬肉價格走勢平穩,而今年的節日效應比較明顯。預計春節期間全國豬肉均價將達到每斤15元,春節前幾天超市豬肉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
  牛肉價格隨着春節臨近也加快了上漲速度。譚謨曉認為,一方面“春節”期間牛羊肉消費量還會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牛羊肉價格高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消費需求。預計“春節”期間牛羊肉價格仍將上漲,但漲幅不會太大。
  糧油産品前期走勢相對平穩,而春節來臨讓大米等産品的消費需求受到刺激,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糧油零售價格穩中略漲,其中大米、花生油和菜籽油價格分別上漲0.2%、0.1%和0.1%;麵粉和豆油價格均與前一週持平。

  影響 供應情況良好有利價格穩定

  “春節行情肯定會存在,但今年農産品供應情況較往年要好,對價格的影響不會太明顯。”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農産品分析師濮曉鵬説。據了解,2011年國內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産品等主要農産品全面增産,這是近16年來第一次。
  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11年全國糧食産量實現8連增,較上年增長4.5%,主要糧食産量較大幅增長為治理通脹提供良好的基礎。小麥、玉米、水稻三種主要穀物2011/12年度結束的年末庫存總量為1.80億噸,較上年增長1712.3萬噸,作物年度安全系數為36.42%。
  2011年上半年,由於國際穀物産量保持低位水平,國際糧價曾一度創下歷史新高。而中國玉米等農産品進口量增長,引發市場對於“輸入性漲價”的擔憂。
  “當前全球穀物供應充裕,為我國農産品價格回落提供了外部環境。”馬文峰説,2011年全球穀物總産量為25.73億噸,較上年增長3.76%。國際穀物供應充足,對國際穀物價格産生壓制。
  從生豬的供應情況來看,馬文峰認為,11月規模以上企業生豬屠宰量達到1842.70萬頭,豬肉供應連續四個月增長。預計未來幾個月生豬出欄和市場豬肉供應將會得到恢復,為豬肉價回落奠定基礎。近期生豬和豬肉價格的小幅上漲主要是需求拉動因素的影響。
  冬季蔬菜生長緩慢,供應往往容易出現缺口。新華社全國農副産品和農資價格行&&統監測顯示,目前蔬菜供應情況仍好於往年同期。隨着遼寧等暖棚菜上市量增加、部分海南蔬菜開始上市,黃瓜、豇豆等品種的價格漲勢有所緩和。
  記者從廣東省農業廳了解到,從8月份開始至11月份是廣東省北運菜的種植時間,從今年生産形勢看,預計全省北運菜種植面積可達到200萬畝,比上年增加12萬畝。面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近來冬種蔬菜效益高,農民種植積極性較高。
  另據商務部發布的信息,2011年,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在廣西、海南、雲南開展“南菜北運”農産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預計2011年三省區越冬蔬菜産量達2800多萬噸,外調量約1900萬噸,外調量佔長江以北地區冬季蔬菜消費量的45%左右,佔黃河以北地區冬季蔬菜消費量的60%左右。

  壓力 下調存準率預期延後

  2011年10月和11月,食用農産品價格連續兩月環比回落。12月份以來,農産品價格再次進入上漲通道,對處於回落中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帶來不小的壓力。
  馬文峰分析説,12月月度食品價格環比上漲3.74%,是國內食品價格僅次於2011年1月的次高漲幅。國內較多貨幣供應很大程度推動國內總需求的增長,這是12月物價大幅上漲的根本動力。總需求過快增長,必然導致國內商品宏觀層次供需矛盾,産生通貨膨脹壓力。
  不過,東海證券認為,2011年12月與2012年1月CPI環比可能出現季節性上升,但環比上升無法改變通脹水平回落的趨勢。目前豬肉等農産品供給基本得到保障,國內總需求明顯回落,外需萎靡不振,不管是CPI還是PPI都失去上升的動力。通脹水平回落使得貨幣政策可以從“反通脹”目標中解脫出來,有了一定的空間。
  近期,由於通脹壓力減輕、流動性緊張等因素,市場對於春節前調降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強烈。比如國海證券的報告認為,央行宣布春節前停發央票和開展逆回購,主要針對春節前流動性緊張局面。但逆回購不能替代銀行降準,降存準率仍具有必要性,春節前後仍具有較大降存準率的概率。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告訴記者,下調存準率可以緩解流動性的問題,但這並不意味着貨幣政策的轉向。下調存準率會選擇在物價適度回落、通脹壓力減輕的時候。而每年春節前物價都會面臨上漲壓力,除了農産品之外,煤炭、石油價格都會上漲,所以現在不是調整存準率的好時機,存準率的下調可能會延後到春節之後。
  近日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提出,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金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認真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把好流動性總閘門,控制物價上漲的貨幣條件,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節日效應引發農産品價格“抬頭” 2011-12-14
農業部採取措施穩定農産品價格 2011-12-14
農産品價格大起大落傷“農”又傷“民” 2011-11-25
商務部:食用農産品價格連續六周回落 2011-11-23
農産品價格出現止跌回升跡象 2011-11-1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