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電信集團書寫中國百年電信史傳奇
從標準的“零突破”到標準的引領者
2012-01-09   作者:劉琼 楊婧  田唯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大唐電信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真才基榮獲2011年中國自主創新人物獎

    2011年企業知識産權教育基地落戶大唐電信集團。大唐電信集團依託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了三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大唐聯芯研發團隊在緊張工作

    作為3G(全球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TD-SCDMA(時分復用同步碼分多址系統技術)的提出者、核心技術擁有者、産業化的推動者,大唐電信科技産業集團以其對TD技術充分而系統的研發與探索,提升了中國在信息通信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國家競爭力,打破了歐美企業對移動通信領域的壟斷格局,打造了一條以我國企業為主體的完整的移動通信産業鏈,實踐了全新的“中國創造”發展模式,並在我國移動通信産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2011中國自主創新年會上,榮獲中國十大創新人物的大唐電信集團董事長、總裁真才基信心滿滿地説:“如果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可以統一,培育中國世界級創新企業指日可待。”
  多年來,大唐電信集團堅持自主創新,把我國製造的成本優勢與大唐電信集團的創新優勢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從低端産業鏈走向高端産業鏈,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科學發展之路。
  通過不斷地自主創新,目前大唐電信集團已在無線移動通信、集成電路、信息安全及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領域達到了國內外領先水平,成為我國無線移動通信科技自主創新的主力軍和踐行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典範。

  打破市場壟斷

  TD-SCDMA作為我國提出的3G標準,自1998年正式向國際電聯提交以來,從技術到標準,再到成功商用、産業化,結束了國外對移動通信核心技術和國際標準的壟斷局面。
  據真才基回憶,上世紀80年代,我國通信産業從標準、技術到設備全部依賴進口,第一代(1G)和第二代移動通信(2G)系統的研發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據統計,當時國內企業僅佔據了國內2G移動通信市場不到20%的市場份額,移動通信産業主要由歐美企業壟斷,標準也由歐美企業制定。
  人們沒有想到,20多年後,隨着中國自主研發3G、4G標準和技術,我國的通信産業正逐漸由追隨轉向齊頭並進,成為移動通信技術和標準的輸出國。2010年10月,由大唐電信集團主導提出並擁有核心知識産權的TD-LTE-Advanced成功入選國際電聯4G國際標準方案。
  “誰掌握核心技術標準,誰就掌握競爭的制高點。中國電信産業錯過了1G,錯過了2G,不能再錯過3G。如果不能掌握核心技術標準,自主通信産業就有可能在新一輪全球産業格局調整中處於劣勢,甚至被淘汰。即使經營上遇到了困難,大唐依舊堅持核心技術研發不放鬆,並堅持‘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産業化、産業市場化、市場國際化’的高科技成果轉化發展道路。”真才基説,對比2G時代電信設備高達90%的進口依存度,3G時代以大唐電信集團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幾乎佔據TD市場約90%的市場份額。
  在技術創新的同時,大唐電信集團通過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從2006年開始,大唐電信集團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通過聘請外部董事,中層管理員工實行市場化公開競聘,剝離設備製造業務,實行生産外包的“輕型工業化”戰略,轉身投入技術更密集的手機芯片産業,進行全球知識産權布局。數年發展,大唐電信集團從企業管理水平、産業能力、對市場把控的力度以及對産業影響力都大大加強。
  至此,大唐電信集團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系統型創新,逐漸成為全球無線移動通信國際標準的主導者和制定者,打破了歐美企業對移動通信領域的壟斷格局,並由科技創新型企業轉變為市場領導型企業,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生存發展的道路。

  打通産業鏈條

  “TD産業化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但TD産業化完全可以依靠我國最先進的、大規模低成本的製造能力和製造資源來實現。過去我們做樣機,是拿別人的圖紙來做,和現在我們拿設計圖紙,讓人家來做大批量的商用産品是完全不一樣的。”真才基在回顧我國電信業首個自主系統性技術標準的産業化進程時頗為感慨。真才基堅信只有動員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入TD産業,才能將這個産業做大做強。
  在推動TD産業鏈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大唐電信集團承擔起了産業發展的重任,以自身的自主創新和輻射力量,為TD陣營的企業提供技術幫助和服務。“大唐電信集團自2006年以來,加大了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力度,開放國家級實驗室,讓社會上的終端企業免費參與測試,吸引了國內數百家TD終端企業、200多家TD産業上下游企業加入進來,同時推動了國內企業從末端和低成本的中國製造領域,進入到核心芯片和核心技術領域。”真才基説。
  為了産業更好地發展,大唐電信集團與華為、聯想等國內知名企業成立TD産業聯盟。如今,TD産業聯盟已擁有90家成員企業,覆蓋了從芯片、軟體、手機&&、終端,到系統設備、儀器儀表上下游的全部産業鏈。同時,大唐電信集團還與國內20余家高校、院所進行戰略合作,構造了以企業為主體、覆蓋産學研用的、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
  據統計,在TD終端市場,截至2011年7月,累計TD終端産品達630款,其中手機達到317款。“隨着通信産業的技術變革,TD-SCDMA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無疑扮演着至關重要的領導角色。”諾基亞執行副總裁趙科林説。
  在TD芯片市場,目前已經形成由大唐聯芯、展訊等為主導,高通等國際廠商已經進入或正在進入的格局,TD終端芯片出貨量超過7000萬片。“大唐電信集團探索TD産業發展的過程,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有效路徑,更是中央企業所承擔的行業責任。”真才基説。

  促進産業升級

  在打造一條以我國企業為主體的完整移動通信産業鏈的同時,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創新技術也在我國工業企業中産生了前所未有的溢出效應。
  截止到2011年底,我國TD制式3G用戶數量預計將接近5000萬人,穩居國內三大3G標準用戶數量的第一位。如此高的市場佔有率大大促進了中國通信産業整體升級,並實現了包括系統設備廠家和手機廠家在內的200多家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崛起。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吳貴生教授認為,大唐電信集團通過建立産業聯盟、通過共享技術資源,團結産業上下游共同打造産業鏈,為我國探索創造新型産業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通過密切分工合作,我國企業正佔據産業鏈的關鍵環節和高端環節,TD産業的發展強有力地提升了我國移動通信製造業整體競爭能力。
  “現在,我們不僅能夠自己設計手機芯片,還能實現手機芯片在國內的生産,這是我國通信設備産業很大的進步,我們過去從來沒有人能站到産業鏈高端,具備實現從元器件到系統設備和手機芯片的全套産業化能力。”真才基説。
  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堺屋太一認為,企業利潤的高低,關鍵是它在産業鏈上所處的位置。今天的國際競爭已經不單單是企業和産品的競爭,而是産業鏈的競爭。選擇産業鏈的特定環節,將決定一個企業和一個産業的未來。真才基則認為,TD産業化的創新之路,關鍵在於帶動産業鏈核心競爭力的整體提升,只有單一企業的競爭力轉移為有組織的産業競爭力,我國的企業才能真正佔據全球價值鏈的高端。在真才基的眼中,我國産業鏈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路徑已漸漸清晰。

  如何保持可持續的創新能力

  作為一家面臨高科技領域全球市場競爭的中央企業,截至2011年12月,大唐電信集團已累計擁有專利超過11500項,其中,發明專利佔90%以上。集團發明專利總量、人均專利擁有量和專利成果轉化率均列中央企業首位。“正向創新”所形成的核心專利成果轉化率超過80%。
  “大唐作為中央企業在保持可持續的創新能力方面,有着自己的創新動力系統。”真才基認為大唐電信集團的創新動力系統來自四個方面:第一,大唐電信集團是科技型院所轉制而成的科技型集團,具有極高的科技愛國熱情,科研創新的成就感和榮譽感一直激勵着大唐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動。第二,“人才強企”是大唐的創新動力之源。大唐電信集團45%以上的人是專業技術人員,集團所取得的專利和大批世界領先的科技創新成果,均來自這個創新群體的不懈努力。第三,用建設全員參與的創新文化體系來保持創新的活力。通過專利考核、獎酬機制推動企業內部的創新活動與創新文化,鼓勵員工積極進行技術創新、知識産權創造。大唐電信集團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了良好的專利獎酬機制,除了對個人的考核與獎勵,企業根據戰略布局及技術標準産業的發展趨勢與需求,確定每年的專利指標並分解到技術産品研發等部門,列為其年度的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指標。第四,大唐電信集團通過建設高效輕型科研體系,以企業為主體、社會化産學研用相結合的企業研發體系來帶動可持續的創新能力,推動集團的持續創新。
  真才基&&,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面對快速的技術進步與變革,大唐電信集團為保持可持續的創新能力制定了集團“十二五”規劃。其中特別指出,大唐電信集團將從“十一五”時期的移動通信、集成電路、特種通信三大戰略板塊向“十二五”時期原三大板塊與新增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板塊和金融服務板塊組成的“五大板塊”延伸。
  在戰略性新興産業板塊,真才基認為TD的産業化和市場化為我國通信業的基礎通信網、芯片以及終端製造等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以TD為基礎推動“三網融合”和物聯網發展已經成為産業界的共識。大唐電信集團將利用技術創新優勢布局該板塊。在産業金融板塊,真才基則認為金融板塊對於推動産業發展有着重要意義。産業發展離不開金融功能,只有實現産業與金融的良性互動,用資金鏈覆蓋産業鏈,才算完成“十二五”時期的完整産業布局目標。
  對於大唐電信集團的未來,真才基顯得信心滿滿。因為在大唐電信集團的背後,有國家戰略的強大支持。真才基認為,自主創新技術的産業化和市場化雖然以企業為主體,但必須有適宜的外部環境作保證。當前,我國企業的新技術産業化能力還比較薄弱,産業化環境還不夠成熟。這種現實條件決定了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加快自主創新技術的産業化和市場化是一個需要多方參與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它不僅要企業自身來推動,也需要國家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創造環境和更多支持。

  大唐聯芯:從“無芯”到“有芯”

  2011年,大唐電信集團旗下大唐聯芯的芯片年出貨量突破1000萬片,初步完成“無芯”到“有芯”的轉型,市場佔有率達到20%。自研芯片的成功規模化商用,牢牢佔據芯片設計高端環節。
  據大唐電信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陳山枝介紹,大唐聯芯在2011年取得了“兩個保持”:低端功能機市場保持穩步增長和TD測試産品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在低端功能機市場,大唐聯芯已經成為市場主流TD手機廠商的重要芯片供應商。而TD測試産品保持作為規格標杆的市場領導者地位,市佔率超過50%。
  2008年3月,大唐聯芯在上海成立,其定位於大唐電信集團在移動通信和集成電路行業的龍頭企業。數據顯示,成立三年多來,大唐聯芯收入同比增長達12倍,凈利潤同比增長50倍。大唐聯芯從成立時年收入不足1億元,到2010年全年銷售突破8億元,人員規模也從成立之初500餘人發展到近千人。
  陳山枝回憶,2009年3G牌照剛剛亮相,使得TD與另外兩個相對成熟的3G標準同&競爭,為搶奪中國這個最大的電信市場,各運營商、設備商、應用服務商都在全力以赴。中國移動公司在2009年2月上旬向終端廠家提出深度定制4款HSDPA(高速下行分組接入)雙模終端的需求,終端數量高達140余萬部,並且要求在4月底5月初開始供貨。最終大唐聯芯通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保證了對大唐聯芯A2000+H&&關鍵客戶2009年4月15日大批量供貨,並確立大唐聯芯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隨着自研芯片的成功規模化商用,標誌着大唐聯芯已成功實現從“無芯”到“有芯”、從軟體公司到芯片公司的戰略轉型。2010年6月,大唐聯芯開發出業界首款TD-LTE/TD-SCDMA雙模芯片參加了電信研究院的一致性測試,並成功完成IOT(互操作)測試以及雙模重選功能的測試。業內專家指出,大唐聯芯這款LTE芯片在業界率先支持TD-LTE/TD-SCDMA自動雙模,在LTE産業化進程上邁出一大步。
  目前,大唐聯芯基於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快速推陳出新的産品策略,與運營商、主流測試軟體廠商和網絡設備廠商深度合作,在低端智能機市場和國際市場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專利激發創新活力

  在2011年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2010年發明專利授權量內地企業排行榜中,大唐電信集團旗下中芯國際以372件列第八名、大唐移動以240件列第十名。如果累加起來,大唐電信集團專利數將會排進前三。截至2011年12月底,大唐電信集團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超過11500件,其中發明專利佔90%,五年之間大唐電信集團的發明專利數翻了近十倍。
  “如果説貨幣戰爭還未結束,知識産權的戰爭已悄然來到。”據大唐電信集團董事長、總裁真才基透露,大唐在全球的知識産權布局也已出現成效。
  從技術追隨到標準的“零突破”到標準引領,大唐電信集團書寫了中國百年電信史上一個又一個傳奇。“2000年,國産手機、基站、移動交換機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為5%、4%和9%。外資企業佔有了通信市場的大部分市場。這其中原因就在於1G和2G的通信技術標準都把持在外國企業手裏。”大唐電信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陳山枝説。
  “沒有自主的核心技術,大塊市場只好拱手讓人。”回顧電信市場多年的發展,陳山枝深有感觸。他介紹説,在市場打拼中,大唐電信集團摸索出的“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産業化、産業市場化、市場國際化”的技術創新發展之路,成為支撐大唐電信集團不斷開拓創新的“法寶”。大唐電信集團將知識産權創造與技術創新體系緊密結合,覆蓋預研與標準開發、技術與産品研發、生産與市場等各環節。在預研階段,對重要的研究方向及時進行知識産權布局和前瞻性、戰略性專利的部署;積極參與標準工作,確保標準開發與知識産權布局、創造工作的同步實施,確保知識産權成果的價值與含金量;在技術與産品研發過程中,知識産權創造工作始終貫穿包括立項、預研、技術開發、産品開發、評審、後評估等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在生産與市場階段,對於有價值的可專利化的工藝、根據市場需求的改進成果,進行知識産權化的及時保護。
  “沒有技術的專利化、專利的標準化,産業化應用便無從談起。”陳山枝在解釋大唐電信集團如此重視知識産權的原因時解釋説。這些標準化的專利促進了整個TD産業的迅速發展。“無論是研發還是産業化,大唐電信集團都秉持着‘開放’的理念,將知識産權輻射給産業鏈各個環節的廠商,從而有效地推動了産業環境建設和産業鏈的成熟,也加快了産業發展和産品商用速度。”
  如今,大唐電信集團主導提出並擁有核心知識産權的TD-LTE-Advanced成功入選4G國際標準,“這標誌着我國從電信大國向電信強國又邁出了一大步,意味着我國通信産業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新騰飛。”真才基自豪地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大唐電信領軍4G産業鏈擬“高通式”轉型 2011-02-22
新華社聯手大唐電信進軍電子閱讀産業 2011-01-18
大唐電信科技産業集團
董事長真才基
2010-12-03
中芯國際預向大唐電信售上億美元股份 2010-08-17
IPv6會議大唐電信闡述物聯網戰略與實踐 2010-04-15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