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A股能否迎來春天?
2012-01-03   作者:記者 沈而默 潘清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回首2011,A股跌跌不休。經歷了“寒冬”的A股,能否在2012年迎來春天呢?

    經濟或前低後高

    與其説A股入冬,不如説中國的經濟增速正在經歷一個周期性調整。2011年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了逐季回落的態勢,而作為反映經濟預期的晴雨表,股市也難以置身其外。
    GDP從2010年四季度單季同比9.8%的增速一直回落至2011年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速9.1%,而上證綜指則在一年的時間裏跌去了21.68%。
    2012年,中國經濟究竟如何,成為市場關心的焦點,也是機構、學者討論的焦點話題。速度放緩、前低後高成為市場的主流判斷。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袁志剛認為,今年中國的經濟面臨着五大衝擊:除了海外經濟下滑之外,國內還存在投資、消費、房價和流動性四個方面的不確定性。“2012年是極困難的一年,充滿着變數。”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日前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3%,環比回升1.3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在連續兩個月回落跌破50%後首次出現回升。同期公布的滙豐中國製造業PMI指數也結束前期跌勢,回升1個百分點至48.7%。
    交銀施羅德專戶投資經理邱華&&,短期來看,市場關注的核心在於房地産調控政策的放鬆和流動性的邊際改善。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原有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尤其是在劉易斯拐點到來之後,無窮盡的低成本勞動力供給減少時,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而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將持續存在。
    “政府、企業、投資者等各個主體,是否能夠平和地接受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後帶來的中觀行業、微觀企業盈利增速下降的變化,或將決定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走勢。”

    穩健貨幣政策暗藏機會

    作為資本市場的另一重要影響因素,流動性的狀況備受市場關注。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以及2011年底各種操作來看,政策是否松動,能否給市場帶來更多流動性,將成為A股走勢的決定因素。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峰&&,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肯定是要在通脹和經濟增長之間尋找一個平衡。“如果通脹還反彈,貨幣政策不大可能出現明顯放鬆。此外,保持經濟增長肯定需要財政政策的支持。”
    實際上,央行已經在2011年下半年的貨幣政策調控中進行了預調和微調。下調央票發行利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都在向市場釋放貨幣政策微調的明確信號。
    而與此同時,通脹水平正在逐漸回落,CPI已經從2011年7月份同比增長6.5%的高位回落至同年11月份同比增長4.2%的水平,而這一數字短期可能會繼續延續回落態勢。
    華泰證券研究員王佩艷&&,雖然通脹水平回落為貨幣政策放鬆創造了一定的條件,而且貨幣政策的微調也已經開始,但是由於存量貨幣投放過多,流動性壓力仍然較大,因此再度大幅度放鬆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另外考慮到物價短期仍然有壓力,目前實際利率仍是負利率,未來微調放鬆的主要手段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何濱認為,儘管整體形勢不容樂觀,但A股市場並非毫無機遇可言,海外微弱的復蘇力量、國內政策的適當寬鬆,以及流動性的正向累積都會促成市場的階段性機會。

    否極能否泰來

    2011年,深證成指跌幅達到28.41%。根據財匯統計,在全球25個主要指數中,這一表現僅“好於”阿根廷Merval指數30.11%的跌幅。滬深300指數、上證綜指也分別以25.01%和21.68%的年度跌幅位列全球股指跌幅榜前列。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雖然增速出現一定程度回落,2011年前三季度累計增長同比仍然達到9.4%。而頻頻遭到債務危機、就業困境和“被佔領”困擾的美國股市卻在2011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標普500指數全年幾乎沒漲沒跌,而道琼斯工業指數甚至上漲達到5.53%。
    中國A股顯然在2011年交出了一份與經濟增長完全不相稱的答卷。如此表現,不僅是市值的蒸發,投資者深套股市之中,更多的是投資者對於股市信心的缺失。
    2011年初買了股票基金的上海市民楊旭現在還為自己的這個決定後悔,“當時要是買黃金,至少還不至於虧吧。買了基金,結果一年下來少了20%。現在只能放着等回本了。”
    像楊旭這樣等待回本的投資者並不是少數。從股票交易賬戶數來看,很多賬戶已經成了“僵屍戶”。中登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年前倒數第二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為709.17萬戶,僅佔持倉賬戶數的12.5%。
    增強股市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已經成了必須面對的現實困境。而這其中涉及新股發行、分紅制度等一系列問題。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由於制度設計問題,中國的股市更多地偏向融資者,它的好處是讓企業得利,支持其發展壯大,吸引上市資源留在A股;不利之處是投資者成為純粹的奉獻者。
    而這樣的定位只有在股票市場發展初期,利用大量交易者的不明就裏或者投機者天生的逐利性才能夠得以實現。“這是涸澤而漁的方法,長此以往會造成證券市場吸引力降低,並不能長久。”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以股權分置改革為界限,全流通令市場迅速擴容,估值難免大幅走低。與此同時,做空機制出現後,資本市場成為金融資本和産業資本博弈的舞&,後者對市盈率較低的要求也使得高估值難以為繼。從這個角度而言,未來A股市場或許很難再度出現“大級別牛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調控進入"深水期" 2012樓市四大看點 2012-01-03
美2012總統選舉共和黨黨內預選今日啟動 2012-01-03
Armani 2012早秋女裝玩轉中性風 2012-01-02
西班牙“財經”網站:金磚四國2012年面臨嚴峻挑戰 2012-01-02
佔領華爾街在衝突中迎來2012年 2012-01-0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