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部位於瑞士的Petroplus是歐洲産能最大的獨立煉油商。貸款機構此前凍結了該公司一半信貸額度,導致其股價暴跌;該股本週跌幅接近50%。鉅額負債是Petroplus自身特有的問題,但令該公司承壓的因素卻是所有煉油商共同面臨的。 煉油商們在全球市場購買原油,但所生産的汽油等成品油通常在本地銷售。利比亞內戰導致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同時經濟問題又導致歐洲的成品油需求下降,從而令煉油利潤率微薄。這正是歐洲煉油行業今年面臨的嚴峻現實問題。 結構性産能過剩令狀況更加複雜。清理一個關閉的煉油廠代價昂貴。因此與其將工廠關閉,運營商更願意讓虧損的煉油廠維持生産,等待狀況好轉。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過去15年中歐盟石油消費量下降3%,但其煉油産能增加。 利比亞石油出口的恢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原油價格上升壓力。但地緣政治問題仍然存在。伊朗再次威脅將封鎖作為石油運輸咽喉要道的霍爾木茲海峽,再加上周三伊朗與美國之間的唇槍舌戰,將對明年的原油價格構成支撐。 更重要的問題是供需的失衡。金融危機爆發前對新煉油産能的投資增加,新的産能目前正衝擊市場。諮詢機構JBC
Energy的數據顯示,預計明年閒置煉油産能將為680萬桶/天。這將是不包括2009年危機年的過去十年中閒置産能的最高水平,同時比中南美洲的總體需求還多。 最終,煉油廠的關閉對於幫助歐洲煉油行業恢復平衡是必不可少的。如果Petroplus的信貸額度被凍結能夠加快這一進程,那麼至少該公司的一些競爭對手能夠從市場供應趨緊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