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瞧華爾街]低迷的經濟,推遲的婚期
2011-12-30   作者:喬繼紅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喬瞧華爾街
    美國著名民調機構皮尤公司近日公布一項數據讓美國人有些不安:如今的美國,18歲以上適齡人群的結婚率降至歷史最低,為51%,50年前這一比例為72%。
  年輕人中,結婚率更低,18歲到24歲的人中只有9%結婚,1960年這一比例為45%。這項調查結果一經公布,很多保守人士跳出來指責年輕人不負責任,抱怨社會道德水平滑落,擔心婚姻在社會關係中的作用和地位下降。
  但為什麼不結婚?追問原因,得到的回答卻更多是無奈——不是不想結,而是不能結。
  不結婚,更確切地説是推遲結婚,很多是因為教育、工作和經濟不獨立等問題,但無論哪個原因,似乎都跟當下的經濟狀況有關。經濟不景氣,找不到工作,學業要延長,學生貸款不斷累積,經濟負擔太重……沒有能力和精力組建家庭。
  “婚姻不再只是愛情和‘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也是一個經濟共同體”,弗吉尼亞大學的婚姻研究專家維爾考克斯説。
  其實,以前對美國人有很多固定認識,如他們浪漫隨意,像《老友記》裏的每個人,在選擇婚姻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愛情,而不是對方經濟狀況。美國人在婚姻問題上似乎不注重現實,而是愛情,因為“love is their religion”(愛是他們的宗教)。
  但如今,美國經濟仍然在艱難復蘇,2012年仍面臨再度衰退的風險,失業率也依然徘徊在9%附近。
  對很多年輕人來説,大學畢業即意味着失業。在2011年洶湧的“佔領華爾街”抗議運動中,筆者曾採訪到一個紐約大學的學生,他正在攻讀碩士,背負8萬美元債務,而能找到的工作月薪僅有兩千多一點,還債之路漫漫無期。
  而這樣的人群隨處可見。他們在“佔領”運動的隊伍中,要麼是大學在讀,背負鉅額學生貸款;要麼是已經畢業,找不到工作,負資産;要麼是失業,再找不到合適的去處。負債纍纍,前途渺茫,完全沒有穩定感可言。
  他們都是適婚人群。現實,如此現實。一貫大大咧咧的美國人似乎意識到,不能再那麼樂天,相比較其他方面,婚姻作為“經濟共同體”的作用加強。要想結婚,必須要在經濟上有安全感。
  “現在,人們要找的伴侶不僅能給精神支持,還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維爾考克斯説,婚姻期望值提高了,結婚率自然就會降低。
  如果你真的問一個美國人:“今年,你今年結婚了嗎?”我相信無論兩人多麼相熟,在當下的情況下,可能都不是一個很好的話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韓國就業難 校園掀起了結婚熱潮 2009-02-02
65%的被調查者&&結婚時房子一定不能省 2009-01-08
女大學生:畢業就結婚=曲線就業? 2009-01-05
思緯調查顯示:結婚首選醫生 2008-12-24
秘魯:無法説出"我願意"聾啞人申請結婚遭拒 2008-10-0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