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視角]美國亂“貼標籤”小心傷及自身
2011-12-29   作者:劉洪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劉 洪
    美國又一次選擇了引而不發。美國財政部27日的報告再度認為,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這在市場預期之中,但自然也讓一些美國政客很不滿意。其實,這種居高臨下的“貼標籤”行為,本來就不應當,在某種程度更成為會傷及美國自身的雙刃劍。
  但一些美國政客仍對“貼標籤”樂此不疲。美國學者羅伯特利特瓦克10年前在《“無賴國家”和美國的外交政策》論著中就寫道:美國總是喜歡“突發奇想”給其他國家貼上各種標籤,美國領導人最早喜歡的一個詞是“被社會遺棄的國家”,裏根政府喜歡用“被取締的”,而“無賴國家”則是美國貼標籤的“保留節目”。
  這是從政治上講,從經濟角度看,美國近年來“貼標籤”的行為也是不少。最新的所謂“匯率操縱國”,就是一個較鮮明的例子。不是“匯率操縱國”,萬事大吉;但一旦是美國認定的“匯率操縱國”,那對不起,美國就要對其揮舞制裁大棒了。
  此外,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不久前還發布了一個“惡名市場”名單,中國的淘寶網和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也“榜上有名”。中國存在假冒偽劣商品是事實,但美國也並不完全就是真貨天堂,在美國eBay網上,也時常可看到一些疑似假冒偽劣的商品,美國指責淘寶卻放過eBay,“貼標籤”的準則和依據在哪?
  美國“貼標籤”的權力從何而來?仍以所謂“匯率操縱國”為例,按照美國相關規定,美財政部每半年要向國會遞交一個主要貿易夥伴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由此可見,所謂“匯率操縱國”認定,根本不具有國際授權,不過是美國對外施壓的一個籌碼,其中的政治操縱空間自不待言。
  既缺乏準則又不權威,但美國還很熱衷“貼標籤”,看中的就是“貼標籤”行為的先發制人且居高臨下的效果。在國際政治和輿論場,美國是支配性力量,面對強勢美國言之鑿鑿的指控,辯護者即使再清白,往往也只能處於守勢,花費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也未必能還原事實真相。這樣的例子,在過去幾十年已發生的太多了。
  但在當前金融危機持續的大背景下,即使對於排名第二的中國經濟,美國仍輕率地貼上各種標籤,這無疑是一個破壞性舉動。一則破壞雙方合作的氛圍,二則也給自己帶來了麻煩。過去幾年,正是看中了“匯率操縱國”標籤的巨大效用,一些美國政客上綱上線,不斷向美財政部施壓,要求認定中國就是“匯率操縱國”,否則就給財政部貼上向中國“認輸”或“叩頭”的標籤。在兩難抉擇之下,美財政部曾數度推遲發表該報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人民幣匯率復漲 雙邊波動仍有待時日 2011-12-28
即期匯率創新高 2011-12-27
美元上漲難持續 人民幣匯率顯強勢 2011-12-22
[金融大家談]匯率未市場化下的人民幣國際化之困 2011-12-22
匯率未市場化下的人民幣國際化之困 2011-12-2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