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黑馬基金大摩華鑫,黑幕之多、管理之混亂,足以震驚整個基金界。內幕交易、異常交易、操縱股價、為私募接盤倒倉等等,一個都不少。12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披露大摩華鑫基金經理徐強隨意加減倉,涉嫌操縱股價及幫私募接盤等系列亂象,被指上演“新基金黑幕”縮影。
  大摩華鑫簡介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2008年6月12日完成工商註冊登記變更,是一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前身為於2003年3月14日成立的巨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註冊地是深圳市。其主要股東包括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摩根士丹利國際控股公司、深圳市招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擠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內外機構。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總部現處深圳,另在北京設有分公司。
  大摩華鑫被認為錯過了基金成長的最好時光,2008、2009年虧損接近5000萬元,並被認為“ST基金公司”。
  徐強其人

  廈門大學數學專業,本科,16年證券從業經驗。
  1995年5月至1997年1月任職於廣西證券,任研究員。
  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任職於世華國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擔任産品研發部研究員。
  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任職於深圳和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投資總監。
  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任職於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特定資産管理部投資經理。
  2011年3月加入大摩華鑫,現任研究管理部總監。

   視頻:大摩華鑫疑上演新“基金黑幕”
  網友評論

隨意發揮:監管制度只要一直缺失,這些人就會為所欲為,他們犯罪的成本太低,賠的是基民,賺的是他們。

尖嘯的頭狼:呼籲暫停發行新基金了,國內監管滯後,監管缺位,流於形式。從業高管的職業操守讓人回味。

nianshz2008:基民們現在很不幸,用自已的血汗錢養肥了一幫“投資專家”。

   媒體曝光:大摩華鑫陷入黑幕門
員工內訌曝內幕交易 大摩華鑫遭證監局調查[詳細]
大摩華鑫4基金涉嫌內幕交易 高管提前知利好[詳細]
高買低賣寧波富達 大摩華鑫涉嫌幫私募接盤[詳細]
基金經理隨意加減倉 徐強追漲殺跌玩“蹦極”[詳細]
基金指令涉嫌操縱股價:江湖用語大行其道[詳細]
利好&&前砸盤重倉股 大摩華鑫涉嫌利益輸送[詳細]
大摩華鑫漏洞重重 督察長竟然兼任交易部總監[詳細]
大摩華鑫涉嫌內幕交易餘音未了 深圳證監局核查[詳細]
大摩華鑫業務管理不規範 交易投研流程嚴重違規[詳細]
大摩華鑫不知股基倉位底限為何物 業績落後怪交易員[詳細]
人事硝煙讓大摩華鑫業績由黑馬迅速變瘟馬[詳細]
 
   公司回應:不存在內幕交易
大摩華鑫承認公司內管存缺憾 但否認涉嫌內幕交易
  大摩華鑫基金公司在其公司網站發表聲明稱——公司一貫堅持合法合規運營。迄今為止,並未發現報道中所提到的內幕交易、利益輸送及操縱股價等違法違規情況,今後也決不允許發生此類行為。不過,大摩華鑫也承認公司內部在管理和運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正是引爆本次事件的導火索。[詳細]
大摩華鑫基金稱純屬捏造事實 絕無內部交易
  對於此番指責,大摩華鑫予以否認,並對記者&&爆料者反映的情況缺乏事實依據,屬於捏造事實、人身攻擊和泄私憤。據了解,2011年10月,當時交易部和投資部員工因工作分歧和溝通問題産生矛盾,隨後公司力挺投資部,交易部人員遭到調整。大摩華鑫認為,交易部員工因對結果不滿意才向監管機構進行舉報[詳細]
大摩華鑫否認內幕交易 稱徐強業績居上游
  大摩華鑫基金12月24日發布鄭重聲明,&&公司並未發現報道中所提到的內幕交易、利益輸送及操縱股價等違法違規的情況,今後也決不允許發生此類行為。公司亦已及時將內部檢查結果向監管機構報告,並保留對當事人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詳細]
 
   相關評論:打擊內幕交易需提高懲處力度
 監管部門打擊基金老鼠倉更應該從嚴查處
  內幕交易已成中國股市的一大毒瘤。最近幾年證監會加大了對內幕交易的查處力度,但從證監會以及司法部門查處的內幕交易案來看,基本上都是一些小魚小蝦,對於一些老虎,監管部門似乎還不能“武松打虎”。實際上,對於投資基金進行內幕交易行為,監管部門更應該從嚴查處。[詳細]
打擊內幕交易亟待完善法律
  控制內幕交易不應當僅從打擊、防範行為人入手,內幕交易的核心在於內幕的存在,減少內幕的存在是事半功倍之舉。目前我國對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的管理不甚嚴格,甚至存在上市公司故意虛構信息,操作虛假交易的現象。對信息披露的審查不嚴格自然為內幕交易留下了漏洞,因此強化信息披露監管是打擊內幕交易最根本的途徑。[詳細]
嚴打內幕交易就是對理性投資者的激勵
  持續不斷地對內幕交易進行嚴打,其實就是對理性投資者的激勵。這需要兩方面形成合力,一是形成法律震懾力,讓內幕交易者聞風喪膽;二是加強投資者教育和宣傳工作,營造對內幕交易行為“零容忍”的社會氛圍。
   嚴打內幕交易,需要從法律上給以高壓態勢、從體制機制上堵塞漏洞,建立科學嚴密的制度防線,從源頭上剷除滋生內幕交易的土壤和條件。[詳細]
對“零容忍內幕交易”的幾點期待
  內幕交易是證券市場的毒瘤,一旦實施而未被監管層發現,違法者將獲得鉅額收入,這正是違法者鋌而走險的原因。監管層只有拿出有力度的民事賠償條款、提高刑罰力度,不惜用“極刑”來提高震懾力,“零容忍內幕交易”才能不成為一句空話。 [詳細]
 
天天3.15 經濟參考網綜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劉硯青 美編:吳雪梅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