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局整治圍填海亂象首提“超一罰五”
新政波及石化、碼頭等行業
2011-12-28   作者:記者 梁嘉琳 實習記者 王皓然/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日前在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明年將嚴禁超計劃指標審批圍填海項目,對超額使用指標的地區按照“超一罰五”的規定核減下一年度指標。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預計,區域用海門檻將在“十二五”期間持續提高。
  國家海洋局相關人士27日向記者透露,這是海洋局首次提出“超一罰五”,“比如某省今年按計劃有1000公頃圍填海指標,但年底如果超了1公頃,明年圍填海計劃就要扣5公頃指標。‘超一罰五’可以逐年累積,一直扣下去。”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名譽主任丁德文接受記者採訪時&&,隨着區域用海門檻提高,碼頭、石化等填海項目將受到較大影響。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副院長王琪向記者&&,圍填海一直存在很多問題,從今年年初開始更是從北往南出現了一波“用海高潮”,此時&&“超一罰五”的規定,將對用海行為起到規範作用。同時,也將對港口、跨海大橋、跨海隧道甚至石化、房地産、旅游等項目開發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約。
  致公黨中央此前發布調研報告稱:“海洋環境形勢嚴峻,特別是填海用地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以浙江省為例,據2010年監測結果,該省4.75萬平方公里近岸海域中一半以上為劣四類海水,這些嚴重污染區域主要集中在杭州灣、浙江的舟山群島和樂清灣等海域。
  對於區域圍填海亂象的動因,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研究員王建國接受記者採訪時&&,目前地方上“圍而不填”、“填而不建”的情況特別普遍,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土地增減挂鉤指標,或者為招商引資儲備土地。
  在區域用海的産業新政方面,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還指出,要繼續強化區域用海管理,規範區域成片開發用海活動,實行“控制規模、嚴格審查、加強監管”三項措施,全面推進海域動態監視監測,嚴格控制區域用海規劃範圍外的圍填海活動。加強對重大項目用海的審查,着重規範新項目用海預審,嚴格禁止不符合産業政策、不滿足用海管理要求的項目在海上布局。
  丁德文對此&&,由於海洋具有流動性、聯動性、疊加性,即便一個海區(如渤海海區)內的所有省份(如環渤海三省一市)的項目環評都合格,但整個海區的規劃環評仍可能不合格。
  王建國舉例説,長三角某地港區建了8個吞吐量在1000萬噸的集裝箱泊位,不到200米的另一個港區又建了6個同吞吐量的集裝箱泊位。“根據環渤海某省規劃,未來10年要填海500平方公里,另一個省也跟着提出未來10年要填海800平方公里。”
  劉賜貴在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説:“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對海域空間資源的剛性需求會持續上升,海域、海島、海岸線等空間資源的稀缺性逐步顯現,行業用海矛盾將日益突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海洋經濟迎來政策紅包 2011-12-27
“海洋生態與全球經濟”專欄徵文啟事 2011-12-26
婉約動人的海洋生物蛟龍 2011-12-21
一家海洋科技企業的世界夢想 2011-11-30
海洋經濟發展走向多元 2011-11-23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