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家居陷入“造假門”5個多月之後,上海工商局昨日向達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部分不合格傢具,罰款133.42萬元。不過,達芬奇家居這次態度強硬,在官方微博上對處罰提出兩點質疑並直言“不服”,聲稱要告狀上海工商,追究其違法行政的法律責任。
處罰未提及達芬奇産地造假
今年7月10日央視《每週質量報告》報道,達芬奇公司銷售的“卡布麗緹”等傢具並不像宣稱的那樣是100%意大利生産,一部分由國內東莞廠家貼牌生産。
時隔5個多月後,上海市工商局於昨天向達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根據《産品質量法》規定,達芬奇經銷的“卡布麗緹”傢具未配有中文説明書、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部分産品經檢測有部分指標不合格的行為,決定沒收不合格産品,並處133.42萬元罰款。
記者注意到,對於消費者比較關注、也是媒體聚焦的達芬奇是否存在偽造原産地的問題,處罰書裏並沒有涉及。
達芬奇稱“不服”
就在處罰公布不久後,達芬奇家居於18時12分、18時34分、18時45分,通過官方微博連發3條信息,回應上海工商的處罰。
在微博上達芬奇堅稱“從未造假”,並且直言“不服上海市工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將依法對該局提起行政訴訟,追究違法行政的法律責任”。
達芬奇此次對上海工商的處罰提出了兩點質疑:一是認為行政處罰缺乏法律依據。二是認為檢測程序不合法。
昨晚10時,達芬奇新聞發言人黃志忠在電話裏向記者確認了此事,並稱已經把這些意見跟上海工商溝通過,目前正在準備相關訴訟資料,“這個是公司董事會拿出的一個統一的意見”。他説對工商指出的傢具標籤標注、廣告宣傳問題都已整改,但後來諮詢專業人士發現了工商對不合格傢具的認定標準和程序存在問題,所以才有訴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