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前三個季度,瀋陽經濟區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財政收入超過1千億元,區域經濟呈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 據了解,今年前三季度,瀋陽經濟區8城市生産總值總計實現1007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7845.8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083.4億元。其中,57個主導産業園區新引進項目1069個,總投資7394億元,分別增長14%和83%;實現銷售收入7445億元,增長50%,其中22個園區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 瀋陽經濟區以瀋陽為中心,在半徑百公里範圍內,涵蓋了瀋陽、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阜新、遼陽、鐵嶺8個省轄市。去年4月份,瀋陽經濟區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今年9月,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正式獲國務院批准,標誌着瀋陽經濟區改革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今年以來,瀋陽經濟區着力在推進重點領域體制機制創新、城際連接帶新城、新市鎮建設、産業集群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同城化、一體化進程。在沈鐵、沈本、沈撫、沈遼、鞍營等5條城際連接帶上規劃建設的38個新城、新市鎮全面推進,瀋陽永安新城、遼陽河東新城、鐵嶺凡河新城等一批新城鎮初具形象,為新型工業化發展構築了載體。截至今年9月底,38個新城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753億元,增長60%,其中15個新城完成固定資産投資超過100億元;新建回遷居民房屋面積495萬平方米,增長63%。 同時,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中,遼寧省政府通過財政貼息支持産業集群發展,瀋陽經濟區各市主導産業園區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潛力開始釋放。今年前9個月銷售收入超300億元的主導産業園區達到7個,不斷撐起瀋陽經濟區的工業脊梁。 此外,以今年8月28日瀋陽、撫順、鐵嶺共用區號“024”為主要標誌,瀋陽經濟區通信、交通、戶籍、金融、人力資源、社保等領域一體化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