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部網站21日消息,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於當地時間19日就非公路用輪胎司法訴訟案做出裁決,裁定美商務部不能在視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情況下進行反補貼調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這一裁決對中國來説是重大利好。這意味着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之前,美國不能再對中國發起反補貼調查。 而此前,中方將美方錯誤做法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已經於2011年3月11日裁定美方涉案雙反措施違反世貿規則。 “世貿組織裁決和美上訴法院判決表明,美方多年來對中國進行的反補貼調查既違反世貿規則,也沒有美國法律依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人21日發表談話指出,中方希望美方盡快糾正其在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情況下對中國産品進行反補貼調查的錯誤做法。 多位專家均&&這次美國聯邦法院的裁決是歷史性的裁決,它宣告了美國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反補貼調查的時代終結。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史曉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一旦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決生效,而美國又不肯提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那麼在2016年中國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之前,美國都不能再對原産於中國的産品發起反補貼調查。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美國啟動立法程序修改國內立法,但這個修改程序要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考慮到2016年的最終期限,修改立法對美國來説政治代價太大,實現起來很難。 國綱華辰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爾怡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我們在得到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就通知客戶,讓他們通過進口商來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向美國海關申請退稅。現在我們美國的合作事務所也在積極地做這件事情。” 不過,專家也提示説,在2016年之前美國不能再用反補貼工具制裁中國,並不意味中國産品出口美國的貿易環境根本好轉。美國很有可能採用其他貿易手段達到同樣的貿易救濟效果。 上述業內人士&&,美國可能會以更換替代國的方式提高反傾銷稅。事實上,現在這種苗頭已經顯現,比如説之前美國在計算反傾銷稅率時一直使用印度做參照國,但是現在也在考慮使用泰國、印尼、菲律賓這些人均GDP高於印度的國家作為參照。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副院長屠新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在還不能確定,取消反補貼是否會使我國企業出口環境變好。因為“事實上,反補貼稅與反傾銷稅相比,其稅率本來就較低,因此如果美國商務部想要達到同樣的救濟效果的話,反傾銷稅完全可以做到。從另一方面來説,反補貼稅與反傾銷稅都是美國的一種工具,沒有工具還可以再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