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日本擬購中國國債
2011-12-22   作者:金旼旼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20日&&,首相野田佳彥訪華期間,兩國將討論互購國債事宜,日本可能最多將購入相當於100億美元規模的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
  作為全球第二大外匯儲備國,日本首次購入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將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對日本來説,這是其外儲投資多元化的戰略性舉措之一;對中國來説,這是人民幣首次成為發達經濟體儲備貨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進展。
  從經濟戰略考量,截至今年11月底,日本外匯儲備總額約達1.3萬億美元,規模僅次於中國,居全球第二。日本外匯儲備構成中,超過七成是美元資産。在美歐債務危機大背景下,外儲構成多元化已成為大勢所趨。對日本來説,眼下持有人民幣資産既比持有歐元等高風險資産更安全,也符合日本一貫的偏保守外儲投資策略。
  對中國來説,日本政府突破性地持有人民幣資産將對人民幣國際化構成實質性利好,意味着日本對其最大貿易夥伴的中長期信心支持。
  不過,按照日本政府的初步構想,購入中國國債的規模不超過100億美元,佔其外儲總額的比例僅約為0.77%,並且還將是分期購入。因此目前來看,日本持有中國國債依然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也不意味着日本將放棄美元和歐元資産。
  不僅如此,日本要購入中國國債仍面臨一系列操作性問題:日本將通過何種方式購入中國國債,退出機制如何,購買方案對其他國家來説是否具有可複製性……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觀察。
  此外,日本購入人民幣資産究竟是暫時性的,還是將持續擴大人民幣在其總儲備中的比例,目前尚不明朗。這其中支配因素很多,既包括日本和世界經濟大環境,也包括人民幣匯率、利率的市場化改革以及資本項目開放程度。因此,一方面日本購買中國國債很可能成為開啟人民幣國際化新階段的機遇窗口;另一方面,人民幣要真正實現國際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早在去年9月,時任日本財務大臣的野田佳彥就&&日本應投資中國國債。雖然日本政府尚未就購買中國國債作出最終決定,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互購國債是有利於中日雙方的雙贏之舉,有助於中日增進戰略互信、合力應對危機。而對動蕩不安的全球經濟來説,它也是一個意味深長、影響深遠的利好消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經參時評] 重塑“美國製造”別拿中國説事兒 2012-07-17
日本擬購100億美元中國國債 2011-12-21
日本將最多購買100億美元中國國債 2011-12-20
韓外儲擬投中國國債 2011-05-05
中國國債將首次在日面向個人發售 2011-01-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