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組建的西南水泥打響了水泥市場最後的爭奪戰。 “各大水泥企業瞄準西南市場,這符合産業發展規律,就是從東部向中部和西部延伸。”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孔祥忠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全國其他區域的格局基本形成,西南地區是水泥企業未來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12月15日,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南水泥),並且西南水泥已兼併了利森集團、科華集團,預計年底産能可達7000萬噸,兩三年後,西南水泥在雲、貴、川、渝三省一市水泥産能超過1億噸,佔西南區域20%至25%市場份額。 即使中國建材大手筆進入西南後,西南區域水泥的市場集中度仍比較低。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前10大水泥企業的熟料産能僅佔整個西南市場的34.85%,市場集中度遠低於其他五大區域。 目前全國華北、西北、華南等區域的水泥格局已經形成,唯有西南市場仍處於分散狀態。“兼併重組是水泥行業近年的常態,兼併重組之後中小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才能提高,兼併重組是産業結構提升的重要途徑。”中國建築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水泥産業諮詢研究部主任高智對記者&&,東部的格局已經定型,像南方水泥在浙江有絕對的控制;冀東水泥和金隅股份在京津冀地區已經控制50%以上的水泥産能;湖北有華新控制,廣東也被幾個大集團瓜分。亞泰控制着吉林和黑龍江;西北地區有祁連山和中材;西南地域特點顯著,市場分散,企業的分佈分散,貴州和雲南的産業集中度還可以,四川和重慶相對來説有點低。 中投顧問建材行業研究員陳章立&&,西南市場近年來增長迅速,但是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基本上是中外合資企業以及地方水泥企業。在西南地區排名前五企業中拉法基瑞安、昆鋼嘉華、華新集團、星船城都是中外合資企業,峨勝水泥是一家地方水泥公司,央企暫時在西南市場的影響力不大。 孔祥忠&&,中國建材組建西南水泥以後,短期內會一枝獨秀,其他的大型水泥企業也一直有進一步擴張的動作,在西南市場的擴張主要是通過兼併重組。拉法基、海螺水泥、華潤水泥和&泥等大型水泥企業都已經和正在進入西南市場,進行區域業務整合。 世界水泥大鱷拉法基很早已經進入四川,目前在都江堰、江油已經布局了5條生産線,拉法基水泥年生産能力達3000萬噸。而四川本土企業峨勝集團則長期盤踞樂山、成都周邊地區,目前已有的5條生産線産能超過5000萬噸。台資企業亞東水泥在四川布局的3條生産線産能則已經達420萬噸。另一巨頭海螺水泥則在川東北布局,也啟動了收購的步伐。 11月末,海螺水泥收購貴州安龍日産2500噸水泥項目,這是海螺水泥在貴州省繼控股六礦瑞安水泥公司後,成功合作收購的第二個項目。今年9月21日,雲南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擬投資8億元建設“日産4600噸新型幹法水泥生産項目”。8月,華潤水泥斥資12.87億元收購三德(中國)水泥公司大部分股權,正式進入雲南水泥市場。而華新水泥於2004年正式進入西南地區,並有針對性的在雲南和川渝地區選擇布點,華新水泥目前在西南地區擁有9條熟料生産線,具備775萬噸的熟料生産能力,約佔整個西南市場份額的3.4%,並且在雲南仍有一條熟料生産線在建。 華泰證券分析師朱勤認為,西南地區的水泥需求旺盛吸引了大型水泥企業成批進駐西南,今年1至10 月,西南地區固投平均增速達到27.7%,累計水泥産量2.6億噸,同增32.2%。相對落後的經濟結構決定了西南各省“十二五”期間仍將保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預計“十二五”期間,西南各省的水泥産量達到12億噸,提升35%。 業內人士&&,各大巨頭競相布局西南市場,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西南地區的産能過剩,今明兩年整個西南地區仍有超過5300萬噸的熟料産能投放,因此西南地區的供給壓力將至少持續到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