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網民:養老金入市前提是股市改革
2011-12-20   作者:記者 於璐/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日前透露,證監會正在研究鼓勵更多長期資金入市,鼓勵公募基金、養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協調發展。就養老金入市問題,這位負責人&&,證監會正在與各有關部門溝通,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支持。
  有網民認為,鼓勵養老金投資股市,説明決策層希望通過長期資金的進入改變股市的弱市格局,更重要的是能助力養老金保值增值。不過,不少網民認為,將應該進行風險規避的保命錢投入高風險的股市,尤其是在目前我國股市仍是圈錢市的情況下,或將威脅社會穩定。網民指出,股市相關制度的建設應是大規模養老金可以入市的前提條件。

  長線資金入市是政策利好

  博主“韋老寶”説,中國的養老金,如果不參與風險投資,這麼龐大的資金,如果只有保守投資渠道,隨着老齡化社會來臨,空賬只會越來越多,積累會越來越少。總有一天,無法再滿足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中國的股市,即使存在這問題那問題,只要它不關掉,投資人就有機會。
  網民“酒盅盅”認為,目前A股連創新低,在這個階段郭樹清主席發表“建議養老金入市”的言論,可看作是一個政策信號。博主“承風金平”也説,在股市十分悲慘之時,郭主席的發言,讓市場看到了一線曙光。
  不過,博主“淘金客”強調,其實股市最亟須的,並不是急着推動養老資金入市,而是進行更深層次的制度體系改革。

  圈錢市本質不改,養老金難言安全

  與此同時,不少網民表達了對養老金入市安全性的擔憂。
  博主“盲人騎瞎馬”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合法資金都有入市炒股賺錢的權力。只是,不同資金有不同的風險偏好,適合於不同的投資途徑。習慣上,我們認為社保、養老、醫療、住房等類資金應屬於低風險偏好的資金類別,不應進入股市這類高風險的投資市場。
  博主“楚風”説,養老保險金是全國人民的養命錢、也是社會穩定的基本基石。在中國要動用這兩個資金,風險是很大的。如果把這兩部分資金虧了,誰來負責?中國股市跌多漲少,誰又能保證養命錢能收益穩定?
  新浪博主説,養老金等社保類基金乃民生之本,此類資産在對外投資時對安全性的要求近乎苛刻。對於股市這種高風險市場,這類資金必然不可能輕易入市。如果他們開始大舉入市,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我們的股市具備了非常高的安全邊際。

  先解決股市自身問題

  還有網民認為,養老金入市未嘗不可,但股市的相關制度建設應該是這筆資金可以入市的前提條件。
  博主“自在看盤”説,養老金入市可以緩解股市資金上的壓力,但進入之前必須解決股市自身存在的制度性問題。首先,強制分紅制度化、創業板退市制度化、IPO的機制透明化、規範化,相關法律法規健全,都是必不可少的制度措施建設。第二,監管要得力,打擊內幕交易等。第三,新股發行以及融資要有節制。
  博主皮海洲説,除非股市能有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否則,“兩金”同樣也是“不宜炒股”的。首先需要改變的是股市定位。一直以來,中國股市都是為融資服務,融資高於一切。如果這樣的股市定位不變,股市只能是投資者的煉獄。因此,股市定位必須改變,將為融資服務改為為投資服務,將投資功能與融資功能並重。其次要重視投資回報問題,改變長期以來股市缺少投資回報的局面。而要改變這個局面,不只是要強調現金分紅,更重要的是必須解決新股高價發行問題,改變上市公司股權絕大多數集中在大股東手上的問題。其三要限制大小非套現問題。大小非在上市公司股本中佔據的比例極高,如果不對目前大小非套現問題加以改進與限制,那麼“兩金”的資金入市,就是接盤大小非套現都不夠。其四要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要引入“兩金”入市,就必須讓違法違規行為受到重處,讓欺詐上市者直接退市,讓投資者的利益得到保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戴相龍:相關部門正積極研究養老金入市 2011-11-11
養老金入市對股市影響有限 2011-09-21
養老金入市是門“娃娃親” 2011-08-08
證監會:着力提高養老金入市比重 2011-03-08
兩金入市相當於給豬注水 2011-12-1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