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年前,中聯重科對於詹純新個人而言,還只是一個起點;而19年後,詹純新這個名字對中聯重科來説,則代表着新的高度。
2011,中國加入WTO10周年,中國經濟全球化10周年,“國際一體化”既是機遇,更是挑戰。愈來愈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但究竟該以怎樣的姿態融入國際社會?對此詹純新&&,中國企業要國際化,一定要本土化,做當地的企業。他還用“包容、共享、責任”概括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秘訣”。“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會成為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重大障礙,消除障礙最需要的是包容。共享意味着坦誠和開放,合作與共贏,要在共同的願景下建立共同的利益體,實現共同的發展。責任意味着企業在國際化中,要在當地做一個好的企業公民,要在企業承擔應盡的責任。”
隨着越來越多國外企業的進入以及本土企業的崛起,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愈發白熱化,加之今年房地産市場的低迷,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1年4月開始,包括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在內的主要工程機械産品的銷量開始大幅下降。面對瀰漫整個行業的迷茫情緒,詹純新&&,“整個行業面對的突出問題是産能急劇增長。在今後幾個月乃至一兩年中,産能過剩問題將非常嚴重,也會導致市場上競爭愈加激烈。所以包容和誠信對於企業來講,是尤為重要的。這點我們應該向國外同行學習。防止惡性競爭,因為不規範的市場舉動,只會損害行業的利益,最終也損害自身的利益。家有家規,希望我們也有自己的行規。”
為人謙遜、處事低調的詹純新,對中國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尤其深受老子的影響,《道德經》是他的最愛。而恰恰也是這種深厚的德行最終塑造成了他心胸開闊、立志高遠、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優良品性,讓他在個人快速成長的同時,也很好地助推了中聯重科的大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