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男看英倫]卡梅倫創造了又一個“歷史時刻”
2011-12-16   作者:張越男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英國首相卡梅倫日前在歐盟峰會上動用否決權,阻止了德國和法國修改歐盟《裏斯本條約》的提議,他的理由是條約改革內容將損害英國支柱産業——金融業的利益。
  由於修約需經歐盟所有27個成員國的批准,歐盟因此不得不放棄修約初衷,另外締結政府間條約。在卡梅倫剛剛宣布使用否決權時,有幾個非歐元區國家&&願與英國站在同一陣線上,這可能正是卡梅倫所期望的。但在短短幾個小時後,這些國家均宣布願意參與締結政府間“財政契約”。如果説歐洲“財政一體化”之路由此開啟,那麼,卡梅倫便親手締造了“雙速歐洲”的誕生。
  像不加入歐元區、不加入申根協定一樣,卡梅倫此舉也算是創造了另一個“歷史時刻”,再次證明英國地處歐洲卻又總要在歐洲特立獨行、身處歐盟卻又總要與歐盟的標誌性計劃保持距離的立場。
  卡梅倫迎合了他所代表的保守黨人的期望。許多英國保守黨議員希望利用歐盟改革的機會索回更多自主權,甚至要求就英國是否應該退出歐盟舉行全民公投。
  卡梅倫也獲得了多數選民的支持。英國《泰晤士報》的民調顯示,57%的英國選民認為卡梅倫行使否決權是正確的,只有14%的人&&反對。
  但卡梅倫也為此付出了代價——與保守黨聯合執政的、親歐的自民黨人對此提出猛烈批評,聯合政府出現裂痕。在12日的議會辯論中,當卡梅倫向議員們解釋為何在歐盟峰會上否決修約時,副首相剋萊格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坐在卡梅倫身邊出席議會辯論。有工黨議員以“克萊格在哪兒?”的驚呼來諷刺聯合政府內部在此事上的分歧。
  克萊格公開&&,卡梅倫的做法“對英國不利”,可能使英國在歐盟中“被孤立和邊緣化”。他説:“英國將自己置身於‘大西洋中部’是沒有好處的,既不能在歐洲挺直身板,也不被華盛頓重視。”
  “大西洋中部”的描述頗為恰當,英國目前離美國和歐洲大陸都近,但又都沒那麼近。英國人習慣於與歐洲大陸保持一定距離,因為他們多年與美國保持着特殊的盟友關係。不過,當前的英美關係已不再像曾經那般“特殊”了。像丘吉爾和羅斯福、撒切爾夫人和裏根、布萊爾和克林頓時代那樣的強有力的英美關係,如今已不復存在。
  更大的代價也許會在未來逐步顯現。今後,英國可能將在關於歐洲單一市場的議題上被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屆時,英國在歐洲單一市場上的利益就不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了。儘管英國仍然擁有否決權,但正如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辦公室主任喬納森鮑威爾所説,“如果一個成員國再三動用否決權阻撓決定通過,另外26個成員國能忍耐它多久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振華看英倫]卡梅倫為何“否決”布朗出任IMF總裁 2011-05-06
卡梅倫説英國不會加入歐元救助新機制 2011-01-14
英國首相卡梅倫抵達北京 2010-11-09
卡梅倫訪印 坦陳“貿易使命” 2010-07-30
奧巴馬20日會見到訪的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 2010-07-2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