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發樹陷50億股權糾紛 唐駿式資本運作屢遭質疑
2011-12-15   作者:記者 張欣培  來源:時代周報
 
【字號

  福建首富與打工皇帝“離婚”之日迫近

  近日,一則市場傳聞再度將陳發樹拉回了輿論的焦點。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陳發樹近日在北京與多家律所接洽,擬找代理律師解決標的近50億元的股權糾紛。目前,陳發樹實際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有三部分,分別是通過新華都集團間接持有的新華都40.75%股權、紫金礦業24.31億股以及陳個人持有的青島啤酒9164.13萬股H股股權。
  在時代周報記者多方求證下發現,最有可能涉及此項股權糾紛的為雲南白藥。自兩年前陳發樹與雲南紅塔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後,一直杳無音訊。雲南白藥以及雲南紅塔均向記者&&仍在等國務院國資委的審批。
  兩年時間毫無進展實屬少見。更多的預測為股權轉讓或將夭折。這意味着,陳發樹只是將22.07億元放在了雲南紅塔兩年,卻無權享受到雲南白藥近30億元的增值。陳發樹的這筆投資極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作為陳發樹資本運作“軍師”的唐駿,其資本運作能力再度被質疑。而在“學歷門”事件之後,唐駿與新華都分手的傳聞時有發生。儘管新華都董秘龔嚴冰明確&&,目前唐駿仍為新華都總裁兼CEO,但外界卻認為新華都已與唐駿漸行漸遠,雙方正在等待完美“離婚”的機會。

  股權糾紛或為雲南白藥

  陳發樹深陷50億元的股權糾紛,其持有的相關上市公司的股權均成為了外界猜測的對象,但各方都在極力撇清其中關係。
  青島啤酒董秘張瑞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陳發樹合法持有青島啤酒股權,所有手續都齊全,不存在任何股權糾紛問題。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也向時代周報記者&&,不知道陳發樹陷股權糾紛的事情。
  為此,市場人士也猜測,此50億元的股權糾紛最有可能與之前收購雲南白藥股權未果有關。按照當時《股權轉讓協議》的規定,陳發樹應持有8555萬股雲南白藥。按目前股價計算,市值近50億元。2009年8月,雲南白藥第二大股東雲南紅塔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持有的12.32%的雲南白藥流通股,共計6581萬股。9月10日,雲南紅塔與陳發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自然人陳發樹以每股33.543元的價格,受讓公司6581.93萬股,交易總額為22.07億元。
  根據規定,《股權轉讓協議》自簽訂之日生效,生效五個工作日內,陳發樹須向雲南紅塔一次性支付全部轉讓款22.07億元,但協議在獲得國資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後方能實施。但時至兩年,國資委的審批毫無進展。雲南紅塔持有的雲南白藥股權一直未過戶到陳發樹名下。時代周報記者致電雲南白藥,其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曾問過雲南紅塔,但對方稱在推進中。“其實我們很被動,紅塔集團與陳發樹才是當事人。”
  雲南紅塔在給記者的回復中明確&&,《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後,雲南紅塔已按有關規定上報,目前尚無結果,仍在等待上級監督管理機構的審批過程中。雲南國資委則&&,“雲南紅塔屬於央企,不屬於我們國資委的審批範圍,需國務院國資委審批”。據了解,國務院國資委的審批儘管沒具體的時間規定,但基本都在一年之內。“上面可能認為交易不正常或者涉及國有資産流失,才一直沒批。目前陳發樹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划算,但國資委審批這關不容易過。”上海某證券律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事實上,業內人士推測目前通過協議的可能性比較小。“儘管當初雙方有規定,但如果市值50億的股權仍以22.07億元賣出,會被認為涉嫌嚴重的國有資産流失,輿論不會饒恕國資委,畢竟沒有人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這意味着陳發樹極有可能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局面。即使已全額支付22.07億元受讓款,但仍無權享受雲南白藥的任何權益。
  上述證券律師介紹,如果國務院國資委不批,陳發樹是無法起訴或仲裁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的。最有可能的解決方式,一為雲南紅塔返還錢款,二是支付違約損失。“關鍵看合同規定,如果事先有説國資委未批復不算違約,那麼要求返還錢款的可能性較大。”其中是否包括利息仍是未知。22.07億元放在銀行中,兩年的利息收入也已超過一億。“這基本不可能憑訴訟手段來解決,訴訟主要作為輔助作用。此事件只能完全按照合同,法律不能強制介入。”一位業內律師認為。
  遙想當年,唐駿曾不無驕傲地介紹,“整個收購過程,我們只跟紅塔方面見了一面,我花了十分鐘時間讀了一下股權轉讓協議,覺得沒有問題,就讓陳總簽字了。”

  唐駿式資本運作屢遭質疑

  2009年,在唐駿的輔助下,陳發樹開始一系列的大手筆資本運作。先是減持紫金礦業套現30億元,又以個人名義受讓百威英博持有的青島啤酒,以2.35億美元的代價成為青啤第三大股東。不足半年,再度出手,以22.07億元受讓雲南紅塔全部的雲南白藥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不過,要在國務院國資委審批後方可實施。
  如今,除青島啤酒使陳發樹賺到錢外,雲南白藥卻可能使其陷入鉅額的股權糾紛之中。而唐駿在新華都集團負責的兩塊業務港澳資訊與新華都慈善基金,其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2008年,在唐駿的一手策劃下,陳發樹將港澳資訊納入麾下,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唐駿同時出任港澳資訊董事長。隨後陳發樹又豪擲2500萬美元,使港澳資訊一舉吞下千尋網絡、聯游網絡、弘揚科技和勝龍團隊四家IT公司。彼時,唐駿更是豪言壯語,“要把港澳資訊做成金融業的IBM。未來三年,要打造兩家上市公司,讓港澳資訊成為國內上市公司,將旗下的聯游打造成海外上市公司。”
  2010年8月,聯游網絡借殼大華建設成功上市,似乎完成了唐駿當初帶領聯游登陸納斯達克創業板的諾言。但這背後卻又充滿了爭議。有業界人士指出,大華建設只是在專門針對小公司的美國證交所上市,並非納斯達克。艾瑞網游分析師趙旭楓也難以理解,“大華建設業績很糟,與聯游行業相隔甚遠,很難理解為正常的商業行為,更多的是資本層面的考慮”。
  此次資本運作遠非成功所能總結。借殼後的聯游網絡産品匱乏,業績慘澹。2011年9月30日,唐駿已將其所持21.2%股權全部售出,並辭去聯游網絡全部職務。《創業家》雜誌曾為唐駿算了一筆賬,認為當初2000萬美元的投資並沒有收回成本,而唐駿用“平進平出”來回應這筆投資。除聯游網絡外,新華都旗下再無新增上市公司。
  唐駿主導的新華都慈善基金更是備受指責。2009年10月20日,陳發樹在北京宣布設立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將個人持有的價值83億元的有價證券捐贈給基金會。一年之後,媒體爆出陳發樹所做的是“空口慈善”,83億元實際到賬的只有1.6億元。基金成立之初就有媒體質疑陳發樹以慈善基金名義避稅。
  2008年4月,唐駿以10億元天價轉會費就任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時,就高調宣布,要把陳發樹打造成中國的巴菲特。“未來3-5年內將推動旗下5家公司上市,以圓老闆陳發樹進富豪榜前三名之夢。已為新華都做了5年規劃,要從16億元發展到100億元。”
  然而三年有餘,陳發樹仍徘徊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十名之外,排名更是從去年的第12名下滑至第18名。而新華都距離百億級的目標似乎仍有一段距離。唐駿的豪言壯語言猶在耳,但與新華都似乎漸行漸遠。“學歷門”爆發後,新華都將與唐駿分手的傳聞不曾間斷。而經常以新華都CEO身份高調亮相的唐駿如今也鮮有露面。
  新華都董秘龔嚴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唐駿仍是新華都總裁兼CEO。但業內傳言稱他在新華已無太大實權,總部一副總已調至上海,有可能接替唐駿。唐駿尋找到下家後,便會風光離開。當初唐駿離開微軟、盛大時,都是找到下家才走的?新華都和唐駿是否會上演一場完美的“離婚”?時代周報記者對唐駿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新華都“去唐駿化”漸行漸近

  資本運作高手唐駿在新華都卻彰顯出投資乏力。如果少了唐駿,新華都又會何去何從呢?
  1995年,陳發樹在福州的繁華商業地帶東街口成立了第一家百貨商場。1997年,在福建省原體改委的幫助下,新華都將屬下的部分優質資産進行改制重組,誕生了屹立在閩南的零售商大佬新華都。如今,陳發樹一手操控的資本帝國版圖已頗為龐大,新華都旗下的資産包括零售、礦業、旅游和房地産業。
  作為家族企業,陳發樹也意識到家族式管理可能存在的問題,為此在新華都粗具規模後,開始引入職業經理人。唐駿的加盟,無疑成為了其中最重要的標誌。陳發樹當初找來唐駿,媒體報道稱源自對新華都發展前景的擔憂,新華都要想做大做強,必須找到更多的贏利點。
  如果唐駿離開新華都,新華都將何去何從?外界或許高估了唐駿在陳發樹棋局中的地位,低估了陳發樹的冷靜與智商。“陳找到唐的目的,更多的是個人品牌價值、資本運作,並沒讓他參加到核心管理之中。”營銷專家雷永雷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唐駿也説,在新華都集團,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與陳發樹一起物色好的投資項目、做品牌營銷和運作慈善基金。儘管唐駿輔助陳發樹進行了一系列資本運作,唯有青島啤酒的股權收購值得一提。無論是聯游網絡,亦或雲南白藥,都沒讓陳發樹獲取更多的收益。而其號稱仿傚“蓋茨基金”運作的新華都慈善基金更是深陷質疑。
  只有在品牌營銷方面,新華都實現了部分預期。無疑,在唐駿的高調下,新華都已由地方商業大佬而被全國所熟知。然而,讓新華都始料未及的是,唐駿的“學歷門”事件也使自身陷入了更多的是非之中。
  “學歷門”事件不是涉及到個人能力,更關乎個人的道德水平。新華都聘用一個不誠信的人,對新華都的信譽也産生了負面影響。業內人士&&,新華都已從唐駿身上提高了知名度與影響力,至少這點,唐駿做到了。但唐駿當初承諾的很多事情卻都沒有兌現,個人價值遭到了否定。
  今日的唐駿已不能為新華都增值,企業是否仍會拿高薪去養着一個為企業增加負分的員工?按照商業邏輯,唐駿可能是新華都的“一粒棋子”。陳發樹聘任唐駿更多的是出於公關品牌方面的考慮,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總裁或CEO。不僅無實權,更無法參與到核心管理層。唐駿離開不會對新華都的經營活動産生任何影響。而伴隨一系列危機蔓延,唐駿與陳發樹家族人員之間矛盾的不斷激化,唐駿的離開或許正是其所希望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新華都與希爾頓合作 陳發樹進軍奢華度假酒店 2011-04-20
陳發樹 2010-08-06
陳發樹成立基金會被指動機不純 2010-07-23
陳發樹成2009年A股套現王 2010-01-06
陳發樹83億元捐贈引發爭議 2009-10-2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