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重要腐敗案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涉及到工程建設領域,成為中央和社會高度關注的焦點。西安市紀委牽頭、市建委等相關部門參與,針對工程建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統一交易平台,通過制度建設和科技創新,在保障政府投資安全和源頭反腐防腐方面創造了新經驗。
工程建設領域腐敗易發
招標投標是工程項目承包發包雙方交易的主要方式,是工程建設領域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和預防腐敗發生的重要環節。隨着近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2000年實施的《招投標法》在實際運用中,逐漸顯現出體制機制制度方面的缺失和滯後,由此帶來工程建設領域不公平競爭現象較為普遍,滋生的腐敗行為比較嚴重,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
據了解,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目標的確立,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的數量和資金量大幅增加,交易量持續攀升。2010年僅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10億元,2011年計劃投資達1011億元,增長24.8%。而現實中普遍存在的虛假招標、圍標、串標等行為,破壞了工程建設領域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導致包括領導幹部在內的相關人員為謀取私利,插手干預和操縱招投投標的腐敗行為,使工程建設領域的公平競爭和防腐面臨挑戰。
西安市建委主任張永安説,目前,工程招標投標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缺失和漏洞,主要表現在:一是交通、水利、建設等不同行業交易規則不盡相同,交易過程難以統一監管;二是招投標信息公開程度仍顯不足,不能滿足投標人和社會監督的需要;三是建設單位指定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機構按業主意願進行資格預審,排除了潛在的投標人,形成了事實上的“明招暗定”,也留下了滋生腐敗的空間;四是建設單位代表參與評標過程可能會出現引導和暗示,造成評標不公;五是工程建設領域誠信體系不盡完善,“公開、公正、公平”的交易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六是招投標過程中的手工操作、紙質傳遞,可能造成執行規則尺度上的不盡一致,需要借助新的技術手段予以固化。
西安市水務局黨委副書記任忠校説,以前單位搞個項目,上級領導和朋友打招呼,我們在執行過程中很為難。關鍵是原來的制度設計領導和朋友打招呼後,有時就能操作成功。
西安市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劉春雁認為,針對現有工程招投標制度設計的缺陷和漏洞,必須用改革創新的思路,用制度建設和科技創新,防範和減少工程招投標領域腐敗問題的發生。
“五統一”平台阻斷利益鏈
針對工程建設領域招投標存在的問題,西安市制定了《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管理辦法》,建立了統一交易市場、統一管理制度、統一信息平台、統一誠信體系、統一電子監察的“五統一”的招投標交易平台。
西安市招投標管理辦公室介紹,首先在原有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基礎上整合市場,搭建全市工程建設領域的統一交易平台。房屋建築、市政公用、園林綠化、城市軌道交通、水利、公路等行業所有項目按統一規則、制度、流程進行交易。二是將項目建設公告、招標方案、最高限價等信息在網絡和指定報紙上進行公示,使更多潛在的投標參與投標,同時接受行業主管部門和社會各方監督。三是取消了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專家參加評標的資格,保證了評標委員會的組成更有利於公平公正評標。將建設、交通、水利、市政、園林綠化、軌道建設的專家庫合併,集中管理使用,並與鄰近城市達成了評標專家共享機制。同時實行資深專家評價制度,加強對評標專家的管理與監督。四是取消代理機構由建設單位指定的做法,改為公開招標確定,改代理機構替招標人進行資格預審為資格後審,讓更多投標人能參與競爭,避免少數人暗箱操作。五是建立網上中介代理機構和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建立中介代理機構和從業人員誠信評價規則,並向社會公布其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
在制度設計的同時,西安市率先在全國實現了招投標網上全流程操作,將改革創新後的規則、制度、流程以電子格式加以固定化、模式化,避免人為因素干擾,成為解決招投標突出問題的最佳技術手段。交易流程軟體設計了投標互聯網無記名報名、無記名傳遞招投標文件、無記名答疑、無記名評標(專家評標時採用流水號隨機編碼,不顯示投標單位名稱),切斷了招標人與投標人、投標人與投標人之間的&&,將項目交易變為“背靠背”交易。
另外,西安市還設立了電子監察系統,選擇流程的幾個關鍵環節進行監控,如有異常電子監察系統便能自動報警提示,保證後&控制工作人員不能違規操作,所有涉及資質的文件,對其真偽辨別採用電子掃描,網上對比等方法。以上措施,基本杜絕了圍標串標現象、基本遏制了明招暗定行為、基本解決了評標不公的問題。
其它行業急待借鑒創新
統一交易平台從2011年元月正式運行。西安市紀委副書記高莉介紹説,截至今年上半年,統一平台共進行了770項工程交易活動,總中標金額285.43億元。升級改造的統一交易平台交易的所有工程建設項目,監管部門還沒有收到一起領導幹部插手招投標的投訴,相反,許多領導都感覺到新的招投標辦法為他們解決了請托的煩惱。
任忠校説,單位領導都感覺一下子解脫了,有了這個平台做“擋箭牌”,不怕領導和朋友怪罪。有了這個“擋箭牌”,也保護了項目單位的領導幹部,減少了犯錯誤的幾率。
一些房地産企業的老總説:“西安市這個平台進一步規範了招投標活動,更加健康。我們的項目放在這裡招投標也很放心。”
陜西建工集團第十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遠矚説:“攬工程不用再去找業主了,他們不參與找了也沒有用。評標專家也找不着了,壓根兒就不知道誰在評。不用到處找關係打招呼送禮,心裏一下子感覺輕鬆許多。只要有公平的平台,我對我們企業還是有自信,中標的工程一定會越來越多。”
還有一些大型民營企業老總&&,他們的一些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也希望進入這個平台以保證招投標的真實、高效。
劉春雁&&,西安市工程建設招投標平台的成功實踐,給我們源頭治腐以很大的啟示。下一步我們將要求所有區縣進入統一平台進行交易。同時將在招投標市場的創新探索向工程建設的整個鏈條環節延伸,從源頭上治理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問題。
西安市委書記孫清雲説,升級改造創新的工程建設招投標平台以阻斷利益鏈條為出發點的制度機制設計和高新技術手段的運用,從源頭上保障政府投資的安全,對全市的反腐防腐制度建設作出了貢獻。同時,西安市將以統一交易平台為重要節點,以點帶面,完善政府採購、土地交易、産權交易三個平台,不斷延伸職能,拓寬服務範圍,促進懲治與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整體推進,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