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業需提升核心競爭力
2011-12-13   作者:記者 張辛欣 劉菊花/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彩電變化是我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資料照片

    從磚頭似的大哥大到輕巧纖薄的智能手機,從傳統的CRT彩電到集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於一身的平板電視……經過十來年的發展,我國電子信息産業抓住了機遇,積極引進外資,加快承接産業轉移,擴大産品出口,鼓勵企業“走出去”,在産業發展、結構轉型、技術升級等各方面取得長足進步。與此同時,電子信息製造業基本又處於産業鏈下游和價值鏈中低端,産業較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提升核心競爭力就成為整個産業下一步的發展重點。

  電子信息産業實現飛速發展

  “這個能上網,那個能看3D效果,現在的彩電功能越來越多,真不知該選哪個。”在北京一家大中電器彩電賣場,正準備佈置新房的新婚夫婦張楊和李楠挑花了眼。
  不僅如此,彩電行業的領軍企業TCL集團近日&&,數字家庭互動應用工程實驗室已正式落戶,致力探索實現電視機、冰箱、空調等家電産品之間的“互聯互通”,使人們足不出戶便可獲取信息,通過手機就能遠程操作家裏的一切電器甚至數碼産品。
  彩電的變化是我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入世十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産業不斷壯大,産品産量保持快速增長。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01-20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産業主營業務收入從1.22萬億元增長至7.8萬億元,年均增速22.9%;全産業實現利潤從651.8億元增至4999億元,年均增速25.4%;實現稅金從342.4億元增至1750.2億元,年均增速19.9%。
  主要電子信息産品産量也保持快速增長。手機産量年均增速31.7%、彩電産量年均增速13.0%……2010年,我國手機、彩電、微機、數碼相機的産量均為世界第一。
  産量飛速增長的同時,産業結構也不斷優化,製造工藝不斷升級。十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産業從單一製造業轉變為製造業與軟體服務相結合,軟體産業佔電子信息産業的比重由2001年的6%上升到18%;電子信息産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由2001年的1241億美元增長為2010年的10128億美元,佔全國外貿進出口總額比重持續保持在30%以上。
  “電子信息技術研發不斷突破,滲透性,帶動性充分體現。電子信息産業大IT時代已經到來。”中國貿促會電子信息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龔曉峰説,其中,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數字集群通信、光通信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自主知識産權的TD-SCDMA標準成為三大國際主流標準之一,其演進技術成為4G國際候選標準。2010年全國信息技術領域專利申請總量超過110萬件,穩居各行業之首。

  三大黃金法則助力産業發展

  “利用外資和培養本土企業相結合、擴大出口同時積極鼓勵優化進口、推動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提高在重要領域的話語權。”龔曉峰坦言,這三個方面是十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産業不斷壯大的“秘訣”。
  “發展外向型經濟是我國電子信息産業迅速做大規模的重要途徑。”他説,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外資企業加快來華投資步伐。目前,外資企業正成為産業發展的重要拉動因素。
  工信部數據表明,20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産業中三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72.4%,實現利稅佔比53.7%。“同時,外商投資項目技術引進産生技術外溢效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國內電子信息産業的技術水平。”龔曉峰説。
  促進産品出口同時鼓勵優化進口,並通過優化進口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産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也是産業發展的重要因素。2001-20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産品出口額由650.2億美元增至5912億美元,年均增速27.8%。以電子百強企業為代表的骨幹企業“走出去”戰略成效顯著,多家企業出口和海外經營收入佔比超過一半,在全球産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日益突出。

  新起點上重整裝備再出發

  儘管電子信息産業取得快速發展,但行業仍面臨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大部分産能處於價值鏈中低端,産業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等壁壘。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目前,我國高端通用芯片、核心電子器件和大尺寸液晶面板等關鍵産品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關鍵技術較為落後,核心專利數量少,科技成果産業化效率慢,不利於産業做大做強。
  與此同時,電子信息製造業基本處於産業鏈下游和價值鏈中低端,産業較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特別是在金融危機衝擊下,全球電子信息産品需求萎縮,出口額下降,加之內需市場拉動不足,産業自主調控能力弱的問題愈加凸顯。
  “通過十年的時間完成了産業的量變,下一步則要加強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龔曉峰説。
  工信部&&,未來將通過加強規劃引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加快培育大企業和具有獨特優勢的中小企業、均衡發展國內外市場等措施,促進電子信息産業又好又快發展。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透露,工信部即將&&《信息産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電子信息製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將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國內市場規範與開拓、生態環境優化、産業基地建設、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確定為政策扶持的重點導向,為産業營造更為良好的發展環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電子信息産業站在新階段關口 2011-06-14
電子信息三細分行業增長強勢將持續 2010-12-27
電子信息業成為中關村優勢主導産業 2010-12-08
標準對中關村電子信息産業拉動作用顯著 2010-12-08
電子信息業第三季度增速放緩新技術産業化成未來增長潛力 2010-11-1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