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藍皮書:危機後我産業競爭力總體走弱
2011-12-13   作者:記者 方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12日發布的2012年《産業藍皮書》稱,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産業競爭力總體上進一步走弱。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其仔介紹説,如果綜合考慮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用貿易競爭力指數來衡量,中國産業競爭力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進一步弱化。其主要是由中國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競爭力下降造成的。在對發達國家的競爭力出現下降的同時,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力並沒有得到有效提升,仍然保持弱勢,從而造成了總體競爭力的下降。
  中國勞動與資源密集型産業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在2008年後上升勢頭開始受阻,2010年則出現下降,越來越多的國外勞動與資源密集型産品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2012年中國産業的國際競爭力如何,張其仔認為,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情況和美國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大小這兩大因素會從宏觀上對中國的産業國際競爭力産生影響。
  發達國家2012年的經濟增長情況不容樂觀。全球經濟增長停滯,會對中國出口造成很大影響,特別是美國經濟增長乏力、歐洲受債務問題困擾造成的經濟增長率下降,會對中國的出口造成很大壓力,針對中國産品的貿易保護主義會通過各種方式錶現出來,全球貿易量將下降,從而對中國産業的國際競爭力造成不良影響。2012年中國的産業競爭力相對於發達國家將繼續走弱。
  另外,2011年10月11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儘管這個法案能否得以最終實施,還需要眾議院投票和總統的同意,但是最終通過的可能性比較大。而這一法案的實質就是認為,中美貿易逆差的根本原因不在於美國的産業競爭力不強,而在於中國人為地壓低了人民幣幣值,使中國産品在與美國的競爭中獲得了不公平競爭優勢。
  “《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的通過,對中國最有競爭力的産品和中國對美國出口增加最快的産品影響最大,不僅涉及服裝等低技術産業的産品,而且還涉及計算機與電子産品等高技術産品。戰略性新興産業也會成為重點關注對象。”張其仔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借全球減排推動中國産業升級 2009-07-17
哥本哈根碳定價能成就中國産業新機遇 2009-06-11
第五屆中國産業國際競爭力論壇在上海召開 2008-11-07
第五屆中國産業國際競爭力論壇召開 2008-11-06
中國産業投資論壇將於27日在京開幕 2008-11-0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