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這兩天,最火的一句話就是:銀行利潤太高,都不好意思發布。瞧這話説的,多眼氣人!不過讓人納悶的是,這麼賺錢的銀行,怎麼股票老漲不起來呢? “這兩天,銀行股是反彈了點,但離我買進的成本價還有距離。當時也是因為銀行賺錢,而銀行股的估值都那麼低了,我才選的銀行股,結果這銀行賺錢都到了不好意思説的地步,我怎麼還不解套……”得知某行行長這句話後,股民孫先生有些氣憤地説道。 銀行利潤高到不好意思説,一些銀行行長又天天吆喝自家股票又便宜又好,為何市場還是不買單?其實,便宜肯定就有便宜的理由。 上市公司賺錢多少並不應該簡單以賺錢額度的多少來衡量,而是要以“賺錢能力”的高低來衡量的。在股市具體分析理論體系中,賺錢能力以“凈資産收益率、主營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負債率等”加以綜合評判,如果將這些因素綜合考察銀行類上市公司,部分公司的業績表面看似很美,其實並非如此。尤其目前,很多人都在擔心地方融資平台以及銀信合作産品,惠譽等國際評級機構又屢屢看衰中國銀行業。 還記得前段時間,聽過一場講座,投資者們當時都問演講專家一個問題:反彈時,要不要買估值最低的銀行股?這位專家堅決地&&,不要相信什麼銀行股會大漲的理論,股市要是反彈了,就買點小盤股。由於銀行股都是流通盤巨大的股票,要想讓銀行股大漲得需要多大資金推動啊!所以最賺錢的銀行,幾乎成了最難賺錢的股票!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