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活躍規模回升 期貨業沐“冬日暖陽”
2011-12-02   作者:記者 李唐寧/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美聯儲等六大央行聯手救市引來的期市大幅反彈並非周四期貨行業的唯一亮點。根據中國期貨業協會1日公布的數據,11月份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出現大幅上升,成交量和成交額環比分別上漲達25.26%和27.26%。橡膠、有色金屬為代表的商品期貨保持較好活躍度,賴於機構投資者的大批入場,股指期貨參與氛圍濃重,成交額佔比超過了三成。
  期指成交量的上升依賴於機構投資者的大批入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魯東升日前&&,中金所正積極推動各類機構投資者參與期指市場。事實上,這一步伐正在明顯加快:繼基金、券商、QFII等機構投資者相繼獲准參與期指後,華寶信託周二&&,已成為信託行業內第一家獲得股指期貨交易業務資格的公司,大型金融機構正逐步有序的參與到股指期貨市場中來。
  銀河期貨高級研究員呂曉威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國內市場成交量回升來自於近期貨幣政策微調的效果,令市場流動性有所增強,同時近期歐元區狀況不明,市場波動加大,交易量增加。臨近年末,隨着貨幣政策放寬,期貨市場成交量或維持增加趨勢。
  市場規模回升讓國內期貨業經營在寒冬中沐浴到了一縷暖陽。2010年以來,在期貨交易所提高保證金、取消手續費優惠、推出大合約、限制開倉數等一系列抑制過度交易的措施抑制下,2011年國內期貨市場規模出現較大縮水。1至10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同比分別下降超過三成。在此影響下,期貨公司經營利潤較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特別是一些小型期貨公司甚至“步履維艱”。
  但隨着10月份開始的交易所手續費返還,一部分期貨公司年內虧損的局面開始得到扭轉。而市場成交量的放大,對於期貨公司最主要盈利來源的經紀業務來説,也無疑是一個利好。業內人士預計,後期交易所可能還會進一步採取降低保證金、對交易會員放開開倉數等措施,這對增加交易量,提升投資者的參與熱情都會産生積極的影響。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數字共和國60年]期貨業:幾經波折終現曙光 2009-09-23
證券期貨業構築網絡安全防火墻 2009-06-26
2009年:我國期貨業將踏上“快車道” 2009-02-03
超級長假引發期貨業風險擔憂 2008-12-12
期貨業抗風險能力經受"百年大考" 2008-10-2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