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速凍食品領域以品質著稱的“灣仔碼頭”,繼“思念”和“三全’之後,
部分産品也被查出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至此,國內速凍食品的三大著名品牌在短短的時間內全部陷入了“細菌門”的醜聞。消費者對於速凍食品的熱情也像這入冬的天氣一樣,驟然降溫。 面對消費者轉冷的態度,“灣仔碼頭”隸屬的通用磨坊中國公司立即發表聲明稱:即將發布的“速凍食品新國家標準”將允許少量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言外之意,自己的産品並無問題。那麼這份尚處於徵求意見之中的標準,是否可以成為商家的救命稻草呢?在新舊標準的交替之際,普通百姓又該如何擦亮眼睛?
為什麼同一種細菌會在三種産品中都存在?
11月16日,南京市工商局對外公布了一份速凍食品及奶粉的抽檢報告,共有9種速凍食品被列入不合格名單。其中,上海品食樂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灣仔碼頭“上湯小雲吞”産品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就在許多人不解的時候,“灣仔碼頭”隸屬的通用磨坊中國公司發表聲明:“衞生部已經正式發文,科學地解釋了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遍少量存在於自然界,經蒸煮無害健康。” 灣仔碼頭所説的是事實嗎?記者採訪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君石。他介紹説,按照國際通用標準,食品中的確允許檢出少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陳君石:金黃色葡萄球菌簡單的説是一種致病菌,它本身並不治病,但是,它能夠産生一種毒素叫做腸毒素,所以它是一種致病菌,所以致病菌是要嚴格控制的,但是,新的現代的國際上通用的規定不是説一個樣品都不能檢出,按照採樣、採多少個樣品,裏面允許有多少個可以檢出,當然是很少很少。 在採訪中,記者查實了相關國家標準。現行的國家標準不允許食品中出現“金黃色葡萄球菌”。但衞生部正在徵求意見的《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允許少量檢出此類細菌。這正是通用磨坊中國公司稱“衞生部已經正式發文”的原因。
問題産品還得按老標準處理
那麼這份尚處於徵求意見中的標準,能不能成為“灣仔碼頭”的救命稻草呢?國家環保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董金獅認為,儘管新標準更科學,但依照法律規定,問題産品還是應該按照老標準處理。 董金獅:新標準還有一個徵求意見階段,徵求意見完了還有一個標準的發布日期,還有一個生效日期,有時候發布日期和生效日期中間還有半年甚至長達兩年的時間,去讓企業做一些相應的準備,技術的改進工作,而不是標準出來馬上就要生效,所以在新的標準沒有&&之前,也許老標準出現一些漏洞,甚至一些問題,但是從法律角度來講還是要按照老標準執行。 此前,對於新標準中允許出現“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修改,不少公眾認為國家對於食品安全的“要求降低了”,11月11日,衞生部在官方網站回應稱:新標準徵求意見稿更加符合國際食品微生物採樣檢測要求,是科學合理的。那麼在新舊標準的交替之際,普通百姓該如何認清食品是否安全? 衞生部在回應《速凍面米製品新國標》金黃色葡萄球菌指標調整問題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熱敏感,加熱到80℃之後,30分鐘可被殺滅。對於新國標中允許限量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決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范志紅認為,生鮮食品中細菌確實存在,大家不必過度擔心。 范志紅:人要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也需要有一定數量的細菌,你達不到那個量實際上沒有太大的問題,所以標準裏給了規定,菌數要低於多少。這就好比説,外國人拿着槍進你的領土,如果他來一個人,那你怕什麼,如果他來一萬個人那就麻煩了,如果是幾十萬個人那就更加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