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蒙德 卡本這幾天都在為感恩節做準備,列清單、採購、邀請朋友。
卡本是紐約商品交易所的資深石油交易員,擁有自己的石油經紀公司。他説這幾天,他主要以保守操作為主,部分原因自然是美歐債務問題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任何一個人都不想在節日之前冒風險。”
華爾街也呈現“感恩節效應”,不管是投資人還是交易員都無心戀戰,所有人都急着收拾行李和心情,等着回家吃感恩節大餐。
卡本問我,你的感恩節大餐在哪?
作為一個外國人,我當然不是很在乎這個美國人的傳統節日,也不在乎是不是能吃到火雞。但對於普通美國人來説,置辦一頓感恩節大餐正如中國人的年夜飯,意義非凡。
有數據統計,每年感恩節,美國人會消耗掉4600萬隻火雞,基本是聖誕節的兩倍。而感恩節期間也是各大零售商大撈一筆的絕佳機會,每年“黑色星期五”的瘋狂採購會給商家創下約20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
只是,在當下美國經濟蕭條的歲月,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回家,不是所有人都吃得上火雞。
卡本説他認識一個UPS的臨時工,“他就吃不上感恩節大餐,因為他要加班。”其實,或許這位臨時工是抱着感恩的心情在加班,因為相比一頓飯,他更想要加班費。
卡本説,今年的感恩節似乎有點貴。食物對他來説,即使漲價也完全不是負擔,但對很多低收入家庭來説,今年的火雞實在“太貴”了。
據美國農場主聯合會預計,一個10口之家今年要在感恩節吃飽需花費49.2美元,比去年高5.73美元,漲幅達到13%。
但食物清單卻很簡單:一隻16磅的火雞,14盎司火雞填料,3磅土豆,一袋紅莓、南瓜派原料和牛奶咖啡等基本用品。
今年火雞價格漲了22%。在超市裏遇到的喬伊斯 沃頓,失業3年,3個孩子的媽媽,拎着一隻火雞説:“這要40美元,太貴了,但又不得不買。”
一方面是每11個人中就有1人失業,一方面是食物價格上漲,美國的主婦們想要做一頓像樣的感恩節大餐真是有點為難。
於是,網絡上開始流行“感恩節大餐省錢十法”,“如何過個經濟實惠的感恩節”……
當然,還有很多人壓根兒就吃不上飯。紐約食品站負責人凱瑟琳 基姆説,目前紐約市約有20%的人生活在聯邦政府貧困線以下,長期依靠食品救濟生活。感恩節,食品站的免費食物就是他們的“大餐”。
卡本説,他現在有點擔心那些“佔領華爾街”的人們,不知道那些絕望的人是不是也做好了感恩節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