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業建言對多晶硅徵高額關稅應對美國雙反
2011-11-19   作者:葉文添  來源:中國經營報
 
【字號

     已經陷入谷底的中國光伏行業,或又臨致命一擊。
  “最可怕的結果是,明年中國的光伏産品將無法出口美國。這個意味着20%的出口渠道將被堵死,中國的光伏企業將面臨極大危機。”一位業內人士坦言,他當務之急就是和同行溝通對策,“原本的競爭對手之間前所未有的團結。”
  他口中“最可怕的結果”,是11月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啟動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 (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不過,還擊已經在秘密展開。《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悉,近期有關方面組織了國內一線光伏企業集聚京城,商量應對美國“雙反”的對策,其中對美國出口中國的多晶硅和生産設備徵收高額關稅,有望成為中國還擊最有力的“報復”手段。

  集體反擊

  中國光伏業未曾料到,會在最寒冷的嚴冬迎來最慘烈的打擊。
  2011年8月以來,美國有3家光伏企業倒閉,更多的企業經營也陷入困境,美國同行把責任歸結在中國企業身上,他們認為中國企業大幅降價來搶奪市場,同時中國政府給予這些企業大量的現金補貼來彌補損失。
  於是,Solar World等七家美國企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要求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光伏電池展開“雙反”調查,並徵收超過100%的關稅。按照程序,美國商務部將對中國企業展開為期一年左右的調查。
  美國這一舉動甚至引發了中國商務部的關注。其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美國)將自身競爭力因素導致的産業發展滯緩問題歸咎於中國産品的競爭,並擬採取限制措施,中國公眾和企業對此強烈不滿。中國政府嚴重關切此案。”
  但事態還是以難以挽回的態勢發展着。美國時間11月8日,在美國商務部大樓裏舉行了辯論會,中國以尚德、天合等為首的企業派出了代表和律師團,而以SolarWorld為首的七家美國企業也出席了會議,雙方進行了激烈的爭辯。
  一位與會的企業代表對記者透露:“我們已準備了企業成本核算、企業貸款等多方面證據來應對申訴,但當天的辯論毫無結果。”
  不過,美國雙反調查啟動之時,中國企業的反擊也在進行當中。據記者了解,10月底和11月初,有關方面多次召開了國內光伏的內部研討會,商量如何應對美國“雙反”。國內多家一線企業認為,美國關稅提高到50%,中國企業將無力承受。
  “會議很低調,但規格很高。”一位與會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英利綠色能源、常州天合、無錫尚德等多家一線光伏企業均有參與,而工信部主要負責人也出席了會議,聽取了企業對美國“雙反”的對策。
  在此次內部會議上,有光伏企業提出反制裁措施,即考慮對美國出口中國的多晶硅和生産設備等光伏産品徵收高額關稅來進行報復。
  上述與會人士&&,2011年上半年中國進口的多晶硅在5000噸以上,其中約有30%來自美國的企業。“如果美國對我們進行‘雙反’,我們也應該對美國進口的光伏産品作出相應的懲罰措施。”
  據記者了解,目前美國為世界上主要的光伏設備製造商之一,這也是光伏行業利潤最高的環節,中國企業此前的薄膜電池設備和多晶硅多來自於美國生産商。資料顯示,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光伏生産設備和多晶硅的出口金額遠大於中國,美國有着18.8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如果美國採取‘雙反’,我國肯定應採取報復措施。這樣一來美國的損失更大,因為2012年多晶硅國內的産量基本可以滿足我國企業的需求,設備也可以從歐洲進口。但喪失了中國市場,美國的光伏設備商損失慘重。”一位電池製造商在此次會議上如此&&。

  雙輸結局

  不惜冒着被制裁的危險,也要發起對中國光伏的“雙反”調查,美國到底意欲何為?
  提起申訴的七家光伏電池生産商之一的SolarWorld總裁Gordon Brinser曾經對外&&:“目前中國對美國的市場有一個鯨吞蠶食計劃,我們到了反擊的關鍵時候了。”此前,該公司裁員150人,並關閉了一家美國工廠。
  “SolarWorld實際上是德國的第二大光伏電池製造商,在美國只是一家分公司。”常州天合一位人士指出。
  該人士進一步分析,SolarWorld之所以在美國申訴,原因有二:首先,在德國等歐洲光伏市場得到了充分競爭,政府不希望將物美價廉的中國光伏産品拒之門外,這樣將大幅度增加政府財政預算,因此歐洲各國政府多不支持該企業的申訴;其次,美國市場剛起步但潛力巨大,為長遠計劃,SolarWorld希望借刀殺人,將自己的最大競爭對手擋在門外。
  “這肯定是損人不利己的昏招。”一位晶澳人士如此評價美國企業提起的雙反。他&&,7家企業中除SolarWorld以外的6家企業對外選擇了匿名,沒有公開身份,“但據我了解,這6家都是小企業,正掙紮在死亡線邊緣,他們是最後一搏。”
  據記者了解,以SolarWorld為首的7家企業在美國市場也遭遇到了反對之聲。
  一位不願具名的美國光伏電站安裝商對記者&&,光伏發電的最終目的是發電成本接近火電,因此光伏電池價格降的越低對整個行業實則是一件好事。“在使用光伏電池時,我們不會在意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只會在乎誰的價格更低。”
  上述安裝商認為,這起雙反案子如最後得以通過,表面上美國光伏製造企業受益,但實際是損害了下游的電站安裝環節,電站商不得不高價購買本國的産品,付出更多成本,這勢必會讓美國剛剛起步的光伏電站陷入困境。
  “美國企業抱怨中國的光伏産品導致了他們的倒閉,但真實情況是,今年我們的光伏企業至少倒閉了20%。”常州天華新能源公司總經理謝瀟拓説。
  一位浙江光伏企業高管則&&,光伏企業目前只能有兩個選擇:一是賭“雙反”最後不成立,正常布局美國,以便在結束後可以迅速佔領市場;另一個則是賭“雙反”被確立,光伏企業會收縮戰線,以便把損失降到最低。
  無論如何,就如無錫尚德投資者關係經理張建敏所&&的,如今的光伏市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貿易戰打下去,只能是兩敗俱傷,黯然雙輸。”

  資料

  10月18日

  Solar World等七家美國企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要求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光伏電池展開“雙反”調查,並徵收超過100%的關稅。

  11月8日

  在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的組織下,尚德、天合、韓華等14家中國光伏企業將聯合抗辯美國“雙反”。研究顯示,“雙反”或為我國光伏企業帶來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11月8日(美國時間)

  美國商務部決定,正式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發起“雙反”調查。

  11月10日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美國)將自身競爭力因素導致的産業發展滯緩問題歸咎於中國産品的競爭,並擬採取限制措施,中國公眾和企業對此強烈不滿。中國政府嚴重關切此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光伏發電目標醞釀再擴容 國內市場欲啟動先整合 2011-11-16
粵水電簽訂光伏發電協議 2011-11-11
美今定是否雙反調查 中節能36億光伏項目擱淺 2011-11-08
中小光伏企業停産形勢嚴竣 2011-10-27
美反傾銷瞄上中國光伏企業 貿易保護只能兩敗俱傷 2011-10-2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