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簡介 |
|
1929年,英國Lever公司與荷蘭Margarine Unie公司簽訂協議,組建聯合利華
公司。經過80年的發展,聯合利華公司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之一,在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63,000名僱員。2009財政年度,公司全年銷售額約398億歐元。 |
| 聯合利華在中國 |
聯合利華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至80年前,利華兄弟在上海黃浦江畔建立了中國肥皂有限公司。1986年,聯合利華重返中國。 2000年,聯合利華開始了在中國的新的戰略布局:以上海為管理和科研中心,以合肥等地為生産加工基地。聯合利華在合肥的生産基地自2002年投産,生産範圍涵蓋家庭及個人護理産品、以及茶葉加工。
立頓是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1992年進入中國。短短5年之後,立頓就在中國百家商城系列調查中獲得茶包銷售額第一、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有紅茶、綠茶、奶茶、茉莉花茶等20多個系列。
|
| 視頻:“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3倍多 |
 |
| 網友評論 |
|
菈緊沵哋咗掱:中國對食品、生活用品檢查不到位、暴光度不透明、處罰手段不重,才有中國現在的局面。
俞國華:因為召回成本大於5萬,所以不作為……是消費者展現實力的時候了。既然世界大廠都不顧商譽與市場規範,大家爭氣點,拒買"聯合利華"産品!
東南茶葉城:不管你信不信,凡是大肆鼓吹有藥物療效的農作物,第一擺脫不了化肥農藥的污染;第二擺脫不了人為投機運作。 | |
| 媒體揭露:聯合利華隱瞞袋茶質量不合格通知3個月 |
|
聯合利華隱瞞立頓袋茶質檢不合格通知長達3個月[詳細] |
|
聯合利華延遲3月發聲明 問題茶回收流程被質疑[詳細] |
|
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60% 可能引起肝腎衰竭[詳細] |
|
立頓茶稀土超標爭議:土壤還是化肥惹的禍?[詳細] |
|
聯合利華問題茶“三宗罪”:社會責任感嚴重缺失[詳細] |
|
立頓問題茶揭食品潛規則 瞞報兩三月屬正常[詳細] |
|
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 聯合利華發聲明被指推卸責任[詳細] |
|
聯合利華可能遭重罰 遲到的回應被指無誠意[詳細] |
|
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稀土含量限與不限懸而未決[詳細] |
|
立頓“問題茶”消費者熱線竟是“錯誤號碼”[詳細] | |
| |
| 公司回應:産品已銷毀,不換供應商 |
|
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
聯合利華稱不換供應商 |
| 聯合利華稱,目前該公司生産的所有立頓鐵觀音茶産品均符合國家標準。聯合利華大中華區負責人&&,立頓鐵觀音的原料産地在福建,供應商是公司精挑細選的,類似稀土超標的現象其實很少發生,且不是必檢項目,因此暫不會考慮更換供應商。[詳細] |
| |
| |
| 動態追蹤:多地立頓問題茶仍未下架 |
|
西安沃爾瑪超市仍有立頓問題茶在售[詳細] |
|
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三倍多 上海超市仍在售[詳細] |
|
立頓鐵觀音袋泡茶被曝稀土超標 濟南仍有銷售[詳細] | |
| |
| 相關評論
:中國市場環境太過寬容 |
|
“聯合利華”難道是另一個“康菲”? |
| 聯合利華就如同另一個知名跨國企業——康菲石油,在應對發生在中國市場的危機事件時,不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也不是站在公共利益之上,而是急於維護自身利益,不惜隱瞞真相和撒謊。[詳細] |
|
|
從聯合利華是不是“太委屈”説起 |
| 為什麼在國外有着“偉大”名聲的企業在中國卻是不過如此呢?因為我們的市場環境顯得寬容,只要不鬧出人命,就老念叨人家企業也不容易,能保護一下就保護一下。為何國內牛氣哄哄的央企一“出海”就步履維艱,就是因為責任意識遠未到火候,産品就沒法跟別人較真兒。[詳細] |
|
|
名企頻上黑榜
消費者該信任誰 |
| 相關國家標準制定和完善應加快步伐,提高科學化水平。縱觀多起"問題産品"事件,一些企業動輒用國家標準説事,為自己開脫。標準缺失已成為我國産品質量監管的一個軟肋。[詳細] |
|
|
立頓中國式淪陷犯不着喊冤 |
| 我國現行有關茶葉的農殘及污染物的限量項目只有50多種,遠未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正是在這種縱容的行業標準以及幾乎視而不見的執法標準下,立頓在食品安全方面逐漸向中國企業“看齊”。[詳細] |
|
|
立頓回應問題鐵觀音毫無誠意 |
| 食品安全在任何時候都是大事,可是聯合利華方面在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問題曝光後表現得十分"坦然",在召回問題上也並未表現出絲毫誠意。這不止傷了中國消費者的心,更是"折"了立頓的品牌形象。[詳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