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13日任命馬裏奧 蒙蒂為總理,負責組建過渡政府。儘管市場對意大利的“換帥”之舉持樂觀態度,但在歐元區形勢日益複雜之時,意大利“新帥”能否為歐債危機帶來轉機還充滿不確定性。 納波利塔諾13日和意大利各主要政黨領袖舉行了一系列協商會談,議會最大黨自由人民黨以及意大利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均&&支持蒙蒂組建政府。上周蒙蒂獲得終身參議員的榮譽,他&&將可能在幾天內任命大約12位內閣部長。 該任命宣布後,歐元對美元創下兩周以來最大漲幅,意大利國債收益率也因新政府組建前景而回落。 一些議員認為,意大利政壇飽受醜聞困擾,以蒙蒂為首的“技術型”過渡政府有助於贏回民眾信心。 《經濟學家》刊文稱,沒有了貝盧斯科尼,意大利還有一線生機。文章分析稱,意大利的債務雖然多但依然穩定,而且意大利也沒有房地産泡沫以及因此而引起的銀行業危機。意大利人樂於儲蓄,政府的稅收收入並不過分依賴金融業和房地産業。在支付利息以前,意大利甚至還有財政盈餘。 蒙蒂接受任命後對媒體&&,他組閣後的主要任務是穩定財政、促進增長、解困危局、推動改革,在市場紛紛對蒙蒂的就職報以樂觀態度的同時,有分析人士&&,改革之路將充滿坎坷。 眼下意大利面臨着大量即將到期的債務,該國2012年將有3500多億歐元(約合4800億美元)到期債務,其中約有2000億歐元的債務於2012年4月到期。此外,多屆政府積累下高達1.9萬億歐元(約合2.6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佔國家GDP的120%。 另有經濟界人士認為,意大利議會通過的財政緊縮措施遠不足以推動呆滯的經濟,比如將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67歲,最終實施要等到15年之後;有關出售國有資産、將公共服務業私有化等措施也都缺乏力度。 與此同時,歐元區其他國家,甚至包括一些“核心”國家,也傳來了讓市場擔憂的消息。 法國國債與德國國債的收益率之差目前已達到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華爾街日報》撰文稱,這會給法國乃至整個歐元區帶來麻煩。 文章分析稱,法國國債與德國國債收益率之差的不斷擴大已開始影響法國參與應對危機。一方面,這對法國與德國之間的政治聯盟構成了威脅,而法德之間的政治聯盟一直都是歐洲事務的中心,因此這將使危機更難得到解決。這可能會導致跨境信貸資金進一步撤出,從而損害經濟增長。 此外,上周意大利借貸成本飆升也引發市場對西班牙的擔憂,如果西班牙步意大利後塵,這將迫使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提供新資金,EFSF融資能力將需要盡快提高到逾1萬億歐元。 上月歐元區財長會議就EFSF從過去的4400億歐元擴容至1萬億歐元達成一致,但投資者對擴容資金的來源&&質疑。近日據路透社報道,在債市把意大利逼至歐元區難以負荷的救援邊緣以及其它因素作用下,EFSF杠桿化的可能性降低,杠桿倍數可能僅會有3-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