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深跌 經濟遭遇需求寒冬
意大利危機點燃大宗商品下挫導火索
2011-11-11   作者:記者 李唐寧 白田田/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如果説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斷惡化、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對11月以來的商品價格形成壓制,歐洲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債務的違約風險則成為了引燃大宗商品下挫的導火索。
  在外盤基本金屬、農産品紛紛大跌的影響下,周四國內商品期貨全線跳空低開,橡膠、塑料開盤封住跌停,PVC、滬銅、甲醇等品種相繼在盤中宣告跌停,農産品期貨部分品種跌幅超過2%。
  金鵬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曉磊告訴記者,由於經濟不景氣,需求出現預期性的萎縮,市場情緒悲觀。如果到了11月底和12月初的關鍵結點,歐債危機還沒能夠得到實質性的緩解,將可能導致大宗商品新一輪的大幅下跌。
  北京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向核心國家擴散的風險加大,系統性風險再度升級是本輪大宗商品下挫的直接原因。“目前市場處在一個熊市開始階段,稍有利空消息立刻會吃掉一週甚至更長時間的反彈。歐元大跌,美元指數將出現大幅反彈,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將面臨類似9月底的極端下跌行情。” 
  “整體需求萎縮的過程中大宗商品價格易跌難漲。”中信銀行金融市場專家劉維明對記者説,全球各大經濟體都面臨改變增長模式的問題,經濟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持續以極低速增長甚至停滯,從而令需求難以在短期恢復,並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長期牽制。
  從國內市場來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大幅回落至5%,環比為-0.7%,為去年7月以來的首次環比轉負。興業證券分析稱,相關生産資料價格出現松動,水泥、鋼、鋁、銅等生産資料價格在10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在國內主動調控、資金面趨緊以及海外經濟體緩慢復蘇的背景下,較為疲弱的國內外需求帶動工業品價格回落。
  受宏觀經濟影響相對較小的農産品同樣遭遇到需求“寒冬”。美國農業部9日公布的11月供需報告顯示,農作物庫存量高於市場預期,部分作物需求量遭下調。國內外農産品期貨隨之出現集體下跌,反映出市場對於農産品需求形勢的不樂觀。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一直呈現弱勢下探態勢,而且國際經濟低迷延續,未來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微乎其微。張曉磊認為,現在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主要是由於實體經濟需求不振,這種“低增長、低CPI”並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市場關注焦點應該從此前的農産品價格大漲、輸入性通脹轉到應對經濟衰退上來。
  不過,輸入性通脹的問題並非到了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認為,輸入性通脹壓力依然較大,在發達國家繼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以及部分地區政治社會局勢動蕩的背景下,長期來看,國際初級産品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上廣深新建商品房庫存2780萬平方米 2011-11-11
山西:前三季度商品房銷售價格穩中有降 2011-11-10
山西商品房開發到位資金趨緊 2011-11-10
英9月商品貿易逆差升至紀錄高位 2011-11-10
流動性預期改善效果有限 商品將陷震蕩格局 2011-11-0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