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商城“自殘”
2011-11-10   作者:聶歐  來源:中國名牌
 

    青海的魏先生一直熱衷于在京東商城網購商品,不久前就剛買了一臺特價4000多元的筆記型電腦。誰料,一回家他就發現螢幕色彩似乎有點毛病,立即聯繫了退換貨。但由于他住在偏遠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退換貨成本不菲,客服小姐在簡短詢問後就果斷提出將電腦以2400多元折價給他,再贈出1000元優惠券和多倍積分。
    這可讓魏先生有點受寵若驚了:“其實,螢幕看起來問題不大,專業維修人員也沒説出個一二來,都認為我6折就拿下,實在是賺大了。”

    賺的不是錢,是市場

    “一元秒殺算什麼?我在京東上9毛錢買的書不但包郵,還返現6分錢呢!”毛女士這句話似乎讓人難以置信,但在京東有過網購經歷的人都知道,幾塊錢商品輕松包郵、比市場價位低1/3,甚至無理由退貨後還獲贈高額積分的離奇事件,每天都在發生。竟有這等“賠本賺吆喝”的買賣,難道京東就不想生存了嗎?
    “我們一般都是虧本,偶爾有賺的,連薄利多銷都算不上。”京東商城北京地區一位物流員工告訴《中國名牌》記者,“但我上個月工資4018.9元,不比其他企業的員工差。”那麼,既要保證市場擴張,又要保證員工利益,京東只能巨虧了。
    事實上,京東一直走著虧本贏市場的歪路,盡管2010年營業額高達102億元,2011年營業額預計240億元以上,但毛利率卻僅有5%-10%,勉強平衡成本花銷。據了解,截止2010年年底,京東已讓投資方虧損了20多億元,且所有融資都幾乎花銷殆盡。
    期間,京東通常是以特價商品虧本銷售來積聚人氣,且需要供應商共同承擔成本。華北地區一位諾基亞經銷商坦言:“這些特價機型與市場價相差太懸殊,把整個行業的盤子都打亂了,使得消費者對我們的價格投訴越來越多,品牌商也常常對我們進行罰款。”
    而這些野蠻得不守規矩的低價策略,也確實讓京東在短短三四年內迅速超越經營十年之久的B2C雙巨頭——當當網和卓越網,成為僅次于淘寶商城的B2C百貨商城的榜眼,佔據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市場份額。
    “市場規模和用戶數量將決定電子商務企業的成敗,市場規模小則難盈利,就算盈利也難以長期生存。”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戰略組研究員張沈偉説,“一旦規模擴大,盈利模式就不再僅限于價差利潤。京東從2008年就開始嘗試企業廣告、品牌促銷等增值服務,目前已有30%的利潤來自于此,諸如中國移動、英特爾等企業的産品也開始選擇在京東上首發了。”
    在張沈偉看來,全球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1995年成立,直到2003年才開始盈利,而其之前對物流、産品線和數據庫的數十億美元投入,都與如今京東的歷史投入相類似,因而京東目前舉步維艱的階段似乎無可厚非。

    與投資方的“一夜情”

    但誰都不是聖人,眼看著白花花的銀子流出去卻換不回時,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也成了熱鍋上的螞蟻。當下,他就巨資聘請了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來為自己出謀劃策,試圖找到能夠盈利並支援上市的捷徑。
    “這個項目的保密協議已經簽訂好幾個月了,其棘手程度超乎想像。”埃森哲團隊流程再造領域負責人張東旭(化名)告訴記者,“為此,我與同事已經兩三個月連軸轉了,沒有任何假期與公休,每天開會多達七八小時且不到半夜幾乎沒人敢從辦公室離開。”
    在探討與再探討,爭論與再爭論中,雙方的切磋磨合已經一次次火光四濺。不少埃森哲的團隊成員都抱怨從未遇到過這麼難伺候的“主兒”,這種以小時甚至分鐘來計算工作量的方式,讓每個人都切身感受到來自京東自身窘境的莫大壓力。
    但是,劉強東對外仍咬牙強調著:“不著急盈利,因為上市之前我們要大規模花錢。”
    “據我看來,原本定于明年底上市的計劃,估計要推遲三年以上了。” 張東旭無奈地表示,均攤成本太高,很難在短期內實現盈利。而僅支付給埃森哲的第一期咨詢費用,就將花費劉強東1億多元。
    終于,2011年年中,京東宣布完成了總額15億美元的C輪融資,創造了中國互聯網行業單筆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張東旭透露説,此輪融資共包括六家基金和兩個自然人,領投5億美元的DST企業曾大筆投資Facebook等全球知名互聯網公司,而包括沃爾瑪家族在內的其他投資者,其投資規模都在1億到2億美元之間。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此前共有過三輪融資,分別為2007年獲今日資本集團1000萬美元,2008年獲今日資本、雄牛資本及亞洲著名投資銀行家梁伯韜私人投資共2100萬美元,以及2010年獲老虎基金共15000萬美元的資金。
    今日資本集團總裁徐新曾透露,他並不急于讓京東盈利,因為一方面可以嚇阻其他投資者,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不斷投資獲得更多股份。但是,像徐新這樣看好京東營利前景的投資者卻並不多見。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馮林就指出,不少投資方擔憂的是,盡管還沒有企業能夠在整體上和京東抗衡,但在細分領域則很可能壓制京東,因而京東只存在理論上用“燒錢搶市場”來提高毛利的可能性。
    馮林進一步解釋説,京東與投資方尤其老虎基金的矛盾由來已久,兩者之間有不少對賭協議,其中老虎基金的首期投入並非一次性給予,而是附加了2011年的盈利目標和牽扯政府關係的大量條件,以及虧損時後續資金將大打折扣且老虎基金將即刻增加股份等條款。
    “中國企業與外國投資方的矛盾,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經營觀念。”張東旭指出,“中國企業在長年的競爭廝殺中明白‘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寧願採取賠本賺吆喝的方式來獲取市場份額,從而長期立于不敗之地。但外方往往更看重眼前利益,當投入與回報不相匹配時常常會失去耐心。”
    就連劉強東自己,也在新近的一篇微博中將京東與投資人的關係比喻為“一夜情”,要麼兩情相悅,分手了還讓對方懷念不已,要麼反目成仇到其中一方身敗名裂。

    置之死地而後生

    青海那位在京東“撿了大便宜”的魏先生,在接受採訪時一直對其客服讚不絕口。對此,張東旭也坦言,當下京東就想塑造“客戶滿意度”這張王牌,客服座席已從幾百位驟升至上千位,明年可能會擴張到1500位。在企業內部,只要與客戶滿意度相關的項目和決策都能一路綠燈,無論底層還是高層都統統讓路。
    不久前大量消費者還在抱怨京東服務品質每況愈下的現狀,使其先前積累的信譽逐漸喪失,並認為京東供應鏈整合、係統改造、流程重組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都成為下一輪融資擴張後賭局博弈中的隱患。
    “如今不一樣了,不論多麼刁難的客戶,哪怕把客服小姐罵得直哭,管理層也會絞盡腦汁滿足其要求,輕易不敢得罪。”張東旭舉例説,“畢竟,這是提升市場份額的捷徑,京東明白自己不能虧得毫無意義。”
    此外,張東旭透露説,由于圖書零售業具備有利于緩解現金流壓力的較長賬期,因而京東早已瞄準卓越網與當當網,大舉拼殺圖書市場。不僅如此,劉強東還對淘寶商城虎視眈眈,並試圖將京東打造成一個百貨齊全的平臺型企業,囊括衣食住行甚至所有的商品和服務,以“大而全”來超越各行各業的對手。
    對于與淘寶商城的關係,劉強東就公開表示“兩者看似競爭,但實際上能成為很好的合作夥伴”,因為京東的用戶群體絕大部分都來自于淘寶,大多都是在淘寶有過半年到一年的購物經歷後才轉戰京東。“從這點上説,淘寶與京東的聯姻也許會賺得更多。”劉強東説。
    “我們目前會在兩三年內為京東量體裁衣。”張東旭表示,“否則京東銷售越多就虧得越大。按照2010年102億元銷售額和8%的虧損比例計算,今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後,至少會虧損16億元,這無論哪家企業都受不了。”
    張東旭進一步解釋説,如今的京東很糾結,一邊是投資方的巨大壓力,一邊是需要低價才買單的消費者,始終在“改善財務狀況”與“低價規模效益”之間苦苦掙扎。因而,提升客服、轉向于平臺型企業和開拓圖書市場等策略,很可能成為京東的背水之戰。
    對此,馮林進一步認為,京東商城此刻或許並不像外界猜測的那樣“抓狂”,他們每一輪投資人及其審計企業普華永道公司的背後,都有著龐大的財務分析隊伍,加之當下聘請埃森哲咨詢團隊前往助陣,京東未來跨出的每一步都將得到精確規劃與計算,其營利模型將得到不厭其煩的分析與驗證。“這就如同同樣身為互聯網企業的Amazon在連續虧損七年後,最終用兩年時間將所有虧損統統賺回來。京東也許會有這樣一天。”馮林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當當卓越京東違規促銷嬰兒奶粉 2011-11-08
京東方擬賣配置煤炭套現36億 2011-10-26
京東方A引投資者開發煤炭資源 2011-10-26
京東商城擬通過美國IPO籌資至多50億美元 2011-09-09
京東商城三緘其口避談IPO 2011-09-0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