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嘉捷不差錢上會 集體股權零收益退出
2011-11-08   作者: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9日,證監會主板發審委將對江南嘉捷電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南嘉捷”)進行首發上會審核。目前,招股資料顯示公司存在“集體股權零收益退出”的歷史問題和專家指其“不差錢”已引起市場關注。

  專家指其“不差錢”

  招股資料顯示,江南嘉捷本次IPO主要用於擴建廠房電梯生産項目與技術研發中心及改造項目,合計資金需求共34547.97萬元。目前,江南嘉捷已自籌資金提前實施了電梯生産項目,截至2011年6月30日,該項目已投入16816.56萬元。
  但從公司招股資料顯示的現金流情況來看,江南嘉捷似乎並“不差錢”。招股資料顯示,江南嘉捷認為現金流量情況良好,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較為充裕,資金回收情況良好,基本能夠滿足公司日常發展需要。
  對此,財稅專家馬靖昊指出,判斷一家公司是否缺錢,可看其自由現金流。從江南嘉捷2011年1-6月的財務情況來看,假設暫不考慮其增長趨勢,公司今年一年的自由現金流量將近2億元。公司募集的資金主要投入電梯生産項目,總額為31067.97萬元,且目前該項目已經投入超過一半;況且項目投資都是按照進度採用分期付款方式,因此,從現金需求及供給角度來看,江南嘉捷即使不通過募資亦能完成上述項目,算得上“不差錢”。

  集體股權零收益退出

  招股資料顯示,江南嘉捷的前身是設立於1992年6月的蘇州市江南自動扶梯廠,經過了股份合作制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到股份有限公司的3次改制,最初的集體企業在15次股權轉讓後,集體股權卻意外零收益退出。
  根據公司招股資料,個人股權介入發生在1995年4月由集體企業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當時集體産權比例尚佔40%;同年7月,代表集體股權持有方的虎丘鄉農工商總公司便以1元/1元出資額的價格部分讓權於錢氏家族,集體産權降為35%;1998年3月20日,第二次集體股權轉讓發生,集體産權降為25%;2000年,部分集體股權再次以原價轉讓於金氏控股的江南集團,集體股權僅剩6.25%。2002年,股份合作制企業變為有限責任公司,且在此之前的屢次集體股權轉讓均未披露原因;此後,集體股權的轉讓披上了“增強對管理人員激勵”的華麗外衣。改制當月,集體股權再次以原始價轉讓給包括金、錢、費、王四大家族在內的個人股東,集體股權僅剩3.63%,本次轉讓的定價原因是“以凈資産為基礎,並考慮改制時未剝離壞賬及職工安置等因素”。
  對此,大同證券IPO投資顧問劉雲峰指出,上述原因是改制前全體股東的事,集體股權轉讓定價因而被壓低未免牽強。
  2003年,集體股權壽終正寢,這次則是“為了深化企業改革”,集體股權全部退出,並將股權再次以原始價轉讓予楊金鳳。楊金鳳的表現也令人疑惑。招股資料顯示,上述轉讓半年多後的2004年7月,楊金鳳將其所持股權原價轉讓給包括四大家族在內的11名自然人股東。公司隨即進行了兩次盈餘公積、資本公積轉增等增資。
  劉雲峰指出,楊金鳳出現可能是為代持而來;如果是代持,那麼2004年7月的轉讓就是要趕在增資前完璧歸趙。具體為何代持、又為何限時轉讓,其中原因雖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司用集體股權對管理人員進行激勵卻以“零收益”退出,無論如何是説不過去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清科:中國企業IPO數量連續4個月下降 2011-11-04
中國企業IPO同比驟降逾七成 2011-11-04
淑女屋等三公司IPO被否 新股審核創最嚴格紀錄 2011-11-03
今年IPO單月融資額為去年六成 2011-11-03
本土投資機構佔據創業板IPO退出數量絕對優勢 2011-11-0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