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經濟政策不宜大幅變動
2011-11-04   作者:郭士英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最新情況表明,歐元區17國最新失業率創16個月來新高達10.2%;歐洲央行行長更替,歐元區降息預期大增;意大利國債收益率漲至6.1%,其與德法矛盾也有加劇的可能,加之希臘公投帶來的重大不確定性,歐債危機必將進一步發酵。澳洲聯儲已宣布下調利率25點至4.50%。可見,經濟形勢還有繼續惡化的可能。解決歐債危機不可能一蹴而就,美國債務危機的解決和復蘇之路也不會一帆風順,深度滯脹的全球經濟尚存長期蕭條威脅。中國的政策已顯微調,面向小微和外貿企業的定向寬鬆和稅收改革已開始,戰略方向調整及時而準確,不過效果仍待觀察,是否全面寬鬆也值得認真考量。
  中國有自己的現實問題和潛在危機,需要特別保持高度的理性。中國高鐵、房地産等已被迫降速、降溫,西方國家集體低潮以及人民幣持續升值,也令中國産能過剩矛盾突顯,若無得力措施,中國遲早會自顧不暇。況且,相對於幾乎所有困境國,中國國民都還很窮,中國應該優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就長期目標來看,進程緩慢而艱難的中國經濟轉型,尚需適度緊縮和理性市場的必要配合,這是第一層面的大戰略。加之西方可能再次量化寬鬆,長期通脹壓力並未消除,因此適度緊縮的長期主基調不能輕易改變。即便政策微調,也應控制在對衝外圍風險衝擊的範圍之內,不能在關鍵時刻誤導市場。
  同時必須承認,受歐美危機衝擊出口、通脹壓力趨緩、樓價下降和國內民營企業困境等綜合影響,明年中國經濟仍將面臨諸多挑戰。中國在半年內確實可能需要小幅度放鬆貨幣政策和樓市調控,以對衝風險、確保就業和穩定增長,同時借此緩解國際經濟低潮帶來的硬着陸壓力。同時中國股市過於低迷,廣大股民損失慘重,市場信心亟須&&有關政策加以穩定,防止過度下跌。
  中國適當寬鬆政策至少有以下好處:一、可避免疊加效應造成的硬着陸,也給做空中國的境外資本一個回擊。第二、有助於穩定世界經濟,避免世界經濟走向大蕭條。第三、再寬鬆可提高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領域的綜合影響力。儘管如此,為了保證順利轉型和抑制長期通脹,應該盡可能地縮小貨幣政策的寬鬆時間和空間。
  目前經濟的潛在風險主要還應靠適當增加流動性來解決,但還要堅決防止流動性過於寬鬆的弊端重演。寬鬆不等於降利率,利率並不高,負利率的情況也還非常突出,不能總是虧待廣大儲戶。解決小型企業資金成本過高的問題,則應從減少灰色地帶的層層盤剝入手。可以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並陸續放鬆一些非必要的貸款限制和禁令,以對衝外圍經濟衝擊為量度標準,防治市場過快升溫。關鍵是,中國不再需要快速低質的不良增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經濟政策微調對A股是釋放性利好 2011-10-27
溫家寶:對宏觀經濟政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 2011-10-26
美國經濟政策的兩難困境 2011-10-18
高失業率迫使美經濟政策向左轉 2011-09-21
宏觀經濟政策方向不會改變 2011-09-1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