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票”稀土賤賣出貨價格降六成
專用發票擬&&引發拋售潮
2011-11-03   作者:記者 楊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儘管南北兩大稀土巨頭步調一致使出“停産”這一撒手锏,但稀土市場暴跌並未因此“力挽狂瀾”。《經濟參考報》日前從一位稀土行業資深人士處獲悉,由於市場恐慌加劇,目前一些超量囤積的“不帶票”稀土在市場上開始被大量拋售,令本來已經脆弱的市場更加“雪上加霜”。目前無票的稀土原礦價格已經下跌到了10萬元/噸,而正常渠道的稀土礦應該在30萬元/噸以上。
  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為了保護這一珍貴且稀有的戰略性礦産資源,國家一直實行“指令性指標”加以嚴格管理,業內所謂的“無票”稀土産品,實際上是指這個指標之外“來路不明”的稀土原礦和氧化物,行業內也泛稱為“走私礦”。
  “稀土暴漲不僅創造了億萬富翁,還釀造了一個足以摧毀行業的大苦果。”在稀土行業摸爬滾打了多年,上述人士的語氣中充滿了擔憂。他告訴記者,前期價格暴漲之際,市場上根本買不到貨,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很多企業和個人紛紛私挖濫採和違規超採,由於缺乏相應有力的監管制度,這些來路不明的産品充斥着整個稀土市場,加速了行業泡沫的形成。
  這些因為稀土賺得“盆滿缽滿”的老闆們,似乎都沒有想到“稀土行業暴跌”的信號已經步步逼近。稀土暴漲的行情在7月份開始發生變化,不僅稀土市場下游訂單比二季度縮水近半,而且下游企業2/3處於停工或半停工狀態,曾經的“搶購”變成了“無人問津”。據上海有色網公布的最新行情,10月24日,氧化鑭價格已經回落到每噸12萬至12.5萬元,氧化鈰每噸13萬至14.5萬元,金屬鐠每噸120萬至125萬元,金屬釹每噸130萬至135萬元;金屬鋱每噸2000萬至2200萬元。
  在稀土價格大幅縮水的情況下,專用發票即將&&的消息無疑令整個行業更加恐慌。中國稀土學會秘書長林東魯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商務部將&&稀土專用發票制度,該制度對稀土行業的生産和銷售將産生重大影響。稀土專用發票制度相當於將稀土納入國家專營體系,一旦推出,稀土“私挖亂採者”將失去銷售資格。
  這一消息加速了行業恐慌性“拋售潮”。記者了解到,由於這些“走私礦”成本低,為了避免將來被查處的風險,很多手裏有“走私礦”的貨主都開始向外瘋狂拋售。令人詫異的是,目前無票的稀土原礦價格已經下跌到了10萬元/噸,但是正常渠道的稀土礦應該在30萬元/噸以上,兩者價差達到了20多萬。
  “就像當時無人知道稀土價格泡沫是多少一樣,目前稀土行業最令人擔心的是,無法測算出目前市場上到底流通着多少稀土。”安信證券首席分析師衡昆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大量的稀土礦和産品流通在貿易商和生産企業手中,價格暴跌會刺激他們大量“拋售”,而這樣的“拋售”又會反過來推動稀土價格急速下跌。
  衡昆&&,即使稀土大集團通過提高稀土儲備量或者停産等手段“救市”,但是在混亂的稀土市場面前,隨着大量的稀土礦被“低價賤賣”,其效果只能是“杯水車薪”。
  “一個只能依靠政策刺激‘發達’的行業你説正常嗎?”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大型稀土集團高層人士對記者説。他&&,稀土行業年初以來的暴漲,主要是依靠強有力的政策連續&&推動的,而隨後引發的行業亂象和價格暴跌,實際上正是反映了整個行業缺乏競爭力和話語權,並未真正形成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稀土行業格局的現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包鋼稀土新方案難止價格跌勢 2011-10-25
價格暴跌 南北稀土巨頭全面停産 2011-10-25
年內稀土價格或將繼續走低 2011-10-25
稀土市場定價機制亟待建立 2011-10-24
我國稀土儲量五年間降37% 2011-09-1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