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月28日 萊澤金屬鍛壓公司兩名工人正在切割鋼筋。記者
邵海軍/攝 |
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實地走訪了南非一家製造型中小企業,並通過調研發現,近年來南非此類企業受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升以及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增長趨緩,部分出現經營困難。為了保有和擴大市場,已經有部分企業由本地生産轉向進口替代,其中尤以進口中國産品為多,相關人士建議我積極擴大對南非製造業投資。
“萊澤金屬”南非65萬家中小企業的縮影
9月26日下午,記者來到約翰內斯堡市區以北約25公里的萊澤工業園,約有上百家中小企業設在此處。萊澤金屬鍛壓公司就位於該園區。這是一家主要從事礦山輔助設備和民用鐵絲防護網製造的中型企業,員工110人,其中100人為一線工人。
31歲的賈斯汀 霍爾費爾德帶領記者參觀了廠區,去年他接替父親成為公司總經理。企業佔地約4000平方米,有四個車間,一個小型辦公區。記者看到,院子一角堆滿長約3米的鋼筋條和鋼筋板。正對大門一邊是製成品,包括礦山地下軌道用的鐵軌連接配件、運輸鋼纜連接配件等。賈斯汀説,礦山輔助配件是公司主營業務,約佔業務量80%,月均産量600噸。
下午4點半,23名夜班工人開始接班。記者來到一個車間,兩個工人正在機器前切割鋼筋,隨後其他工人將其放入機床,再進行鍛造,最後焊接,所有工序均機械化操作。
賈斯汀介紹説,在南非,生産同類産品的企業還有20多家,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上游供貨商主要是鋼材企業,下游客戶為金礦、煤礦公司等。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礦業增長減速,企業兩頭受壓,利潤增速減慢。他説,企業利潤從2004年至2008年的年均增長10%,目前已降至5%。
南非中小企業調查公司總經理阿瑟 戈爾德施蒂克告訴記者,目前南非註冊中小企業為240萬家,實際運營為65萬家。南非財政部統計,2006年中小企業總産值佔南非國民生産總值比重約為50%,吸納就業量約為60%。
三大因素制約萊澤金屬鍛壓公司發展
除了受大經濟氣候影響之外,賈斯汀還談及企業運營中面臨的幾個實際問題:
首先,勞動力成本逐年上漲。他説,去年職工工資上漲7%至8%,今年7月工人罷工兩周又要求漲工資,最終達成協定,今年工資上漲10%,明後兩年將繼續上漲9%和8%,此舉大大增加企業成本。究其原因,一是近來南非通脹率抬升。二是南非擁有強大的工會組織,工人工資談判能力較強。
其次,能源價格上漲較快,其中尤以電價為最。賈斯汀告訴記者,2009年,企業月均電費支出為6萬蘭特(約合8955美元),而今年月均電費為10萬蘭特(約合1.49萬美元),兩年電費月均上漲幅度為40%。
除此之外,鋼材價格上漲也使産品成本上升。賈斯汀説,鋼材價格上漲部分可以立即轉嫁給下游企業,但是受合同條款限制,産品價格只能在下一生産年度進行調整,以消化勞動力成本和能源價格上升。
再次,技工短缺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目前,南非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截至第二季度,南非失業率為25.7%,然而真正能滿足企業要求的工人則很少。
製造型中小企業轉向中國進口
戈爾德施蒂克説,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受管理成本、生産成本居高不下影響,南非大量低端製造型中小企業已經開始改變策略,由本地生産轉向進口替代或者本地裝配,其中中國是主要進口目的國。
萊澤金屬鍛壓公司就是鮮明的例子。賈斯汀告訴記者,一個小閥門在南非生産成本為2.50蘭特(約合0.37美元),而從中國進口則僅為0.80蘭特(約合0.12美元),他從2008年開始就大量從中國進口,月進口量為16萬件。目前,他已經從中國進口民用鐵絲防護網,待質量測驗過關之後,就停止本地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