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推行家庭醫生制度
做居民健康和醫療費用的守門人
2011-10-27   作者:記者 仇逸/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走到春天花園,上海長寧區周家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陳華醫生仿佛就是回家一樣,她和保安、居民熱情地招呼,小區老年活動室的大門上,貼着帶着她照片的情況介紹,上面門診時間、手機等一應俱全。陳華作為上海一千余名家庭醫生開始了一天的巡診工作。
  “上海已經全面開展家庭醫生試點工作,每個家庭醫生負責2000到2500人,通過居民和家庭醫生之間簽約、預約服務、健康諮詢和雙向轉診等,開展長期、全面的健康管理。預計有1300名全科醫師在試點期間承擔起家庭醫生的重任。”上海市衞生局基層衞生處處長劉紅煒告訴記者。

  家庭醫生對小區情況如數家珍

  來到75號301室門口,陳華熟練地拿出鞋套套上,徑直走到蔡女士的母親徐慧芳床前,這是一個中風癱瘓並伴有高血壓、老年癡呆等病症的八旬老人。陳華一邊測量老人的血壓,一邊詢問老人吃飯和活動的情況。“陳醫生好……”徐慧芳顫顫巍巍地低聲叫到,並努力做出一個敬禮的姿勢。在一旁的蔡女士高興地説:“媽媽今天精神不錯,媽媽,我是誰?”徐慧芳猶豫着:“姐姐?”蔡女士尷尬地轉向記者:“我媽媽一陣清醒一陣糊塗,不過倒是十有八九認識陳醫生的。”“我媽媽是四年多前腦溢血癱瘓在床上的,以前有個頭疼腦熱的我們做子女的非常犯難,兩年前陳醫生來家裏後,情況就大不同了。”蔡女士説,“她告訴我們要注意病人身體的清潔、盡量攙扶着活動避免褥瘡和尿路感染,我媽媽臥床大便不暢、半夜發燒,一個電話就能得到陳醫生幫助。”
  作為春天花園的家庭醫生,陳華對這個小區的情況如數家珍,小區裏面有戶籍人口2300多人,外來人口380多人,其中有268個高血壓患者,89個糖尿病患者,還有8個孤老、臥床不起的病人14個,200多個0到6歲兒童……2008成為春天小區的家庭醫生以後,陳華就把這裡摸了個遍,居委會人口普查她跟着挨家挨戶建立健康檔案,小區組織老人出去旅游,她摸上了大巴派起了名片自我介紹“我是你們的家庭醫生……”,旅游了一圈回來,她把去旅游的30多個老人和家裏人的健康需求摸了門清,自己卻連具體去了哪個景點都不知道。
  如今,陳華有一半的工作時間在春天花園,一半的時間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看門診。“我這些天大便出血嚴重,去大醫院排隊看了一次病花了150多元,看其他毛病還要另外掛號。我回來後就預約了陳醫生,她給我驗個血18元,還關心全身的其他毛病,量血壓,開一瓶開富特100片10元能吃一個半月。”76歲的顧錦源老人有前列腺肥大、心肌缺血、高血壓,還得過小兒麻痹腿腳不方便,“陳醫生每週一都到我家來,我老伴甲狀腺開過刀,她也常常關心。”
  家住虹德苑小區1302弄的吳翠芬是一個直腸癌術後造口患者,“現在去大醫院看病醫生真正看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老百姓看哪個專科非常盲目,我和陳醫生認識8年了,感覺真是很需要家庭醫生。”吳翠芬告訴説:“社區醫院能解決的病陳醫生就仔細看、認真地講,不能解決的病就推薦到其他醫院專科就醫,我老伴有痛風、女兒乳腺有問題,她也常常提供保健諮詢。”

  15個全科醫師臨床培訓基地建立

  記者在周家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門診一樓看到,中心18個家庭醫生的照片、職稱、電話、門診時間、對應小區都上墻公示,他們每週2天看門診,其他時間下社區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的社區居民預約家庭醫生的門診,看病不用掛號、無需排隊,一次可以保證配足2到4周的藥品,“過去老百姓看病全面開花,每個醫生開的藥都不一樣,對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利,家庭醫生介入開展服務後,大多數病人血壓、血糖得到長期、平穩控制,藥費下降了40%多,我們現在一年25萬人次的門診量,均次費用只有80元左右,過去則超過140元。”周家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院長吳小嶺説。
  為了讓家庭醫生可親更可信,上海已在多個著名三級醫院和區縣中心醫院建立15個全科醫師臨床培訓基地,並擁有30個社區實習基地。在周家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8個家庭醫生學歷全部在本科以上,有多位碩士、博士,且都參加了上海市和長寧區的有關培訓。
  在社區衞生服務網絡基本健全,社區全科服務模式基本形成的基礎上,上海2010年9月由衞生行政部門牽頭開展了家庭醫生制服務改革研究和試點。上海探索規律,努力提高家庭醫生服務質量。一是通過簽約落實責任;二是明確服務內容,健康諮詢與健康管理是家庭醫生制試點工作的重頭戲;三是明確支撐措施,申康對家庭醫生制試點工作雙向轉診要給予支持;四是明確績效評估標準,建立“服務效率、服務效果、衞生經濟學評價”的三層次績效評估機制,起到正向激勵的作用;五是明確激勵措施,認真研究如何提高家庭醫生收入,促進工作數量、質量和服務態度的提升。同時,力爭在“社區首診、預約服務、雙向轉診、費用管理與按人頭預付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
  上海市衞生局高度重視此項改革,制訂下發了《關於在試點期間做好家庭醫生制服務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進行了全市範圍的培訓和有關區縣調研。
  截止到7月底,上海市長寧、徐匯、靜安、浦東、閔行、青浦、金山、寶山、閘北、楊浦10個試點區總計有74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99個社區衞生服務站,285個村衞生室參加家庭醫生制試點。參與試點的全科醫生897名,其中全科主治醫生633名,佔70.57%,郊區另有473名鄉村醫生參與試點。
  10個試點區簽約居民總計236669人,其中以戶為單位簽約家庭104691戶。10個試點區當月通過預約就診37832人次,佔就診人次比例2.33%。通過家庭醫生轉往上級醫療機構2964人次,上級醫療機構通過家庭醫生轉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25人次。健康診斷100811人次,健康教育308121人次。

  結合轄區特點形成有亮點做法

  上海各試點區縣充分結合轄區特點,發揮優勢,針對不同角度開展探索,形成了一些有亮點的做法,如長寧區建立“四醫聯動”醫療保障模式,與民政部門認定的貧困保障對象簽約,首先將其首診定點在社區,給予醫療費用的減免,實施至今首診率為100%。浦東新區在引導居民社區首診成效顯著。農村地區試點單位充分發揮政府在農村居民中的號召力,在鎮政府及村委會的積極協調和配合下,以村為單位實行集中簽約,在簽約的同時,完成測血壓、測血糖及心肺聽診等健康體檢,並收集個人及家庭健康檔案資料。寶山區在家庭醫生激勵措施方面,在“家庭醫生工作室驗收標準”和“家庭醫生工作室績效考核標準”基礎上,擬定“十佳”家庭醫生評選標準,年內完成評選和表彰。成立家庭醫生工作室,為每個家庭醫生工作室統一配置電動車、自行車、出診包、電腦等設施設備,並統一定制了寶山家庭醫生標識和家庭醫生工作室人員服裝,使家庭醫生工作室服務更溫馨,更貼近老百姓。
  上海許多原本就深得居民喜愛的全科醫生也成為家庭醫生制度最有力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全國醫藥衞生系統先進個人、上海閘北區彭浦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全科團隊長嚴正醫生常年保管着幾十位居民的鑰匙,並知曉50多戶“家庭病床”居民電子門的密碼,隨時可以打開這些居民家的門。
  嚴正服務的家庭病床患者多為70歲以上、腦梗死或中風偏癱等臥床不起的老人,還有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有的是無依無靠的獨居孤寡老人。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16年來,嚴正穿梭於彭浦鎮的每個小區。偏癱的阿婆要找他,呆癡的老伯只認他。他手機24小時開機,有什麼事隨叫隨到,佔用了業餘休息時間從不計較。
  病人一茬茬地換,嚴正也不斷地收到鑰匙;等患者的病好了,嚴正又把鑰匙還給康復的患者或家人,所以經手嚴正的居民鑰匙就周而復始地拿了又還,還了又拿。1把鑰匙、5把鑰匙、10把鑰匙……嚴正用鑰匙打開了居民的心靈之門。“我每拿到一把鑰匙,心裏都會忍不住好一陣緊張,病人越是信任我,我越是感到責任重如泰山。”嚴正&&,“大家把我當自己人,是對我們社區衞生服務的最好肯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健康網站漸成隨時出診的家庭醫生 2008-10-08
梁萬年&&:北京明年將推行家庭醫生責任制 2007-12-13
願有更多老百姓請得起的“家庭醫生” 2007-03-2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