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浪金麒麟論壇10月24日在北京柏悅酒店召開,本次論壇主題是:中國經濟的全球機會。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在分論壇上&&,中石化拿來股東的錢要給股東高回報,我們拿銀行的錢要還本付息,如果我們企業沒有利潤,這個企業今年能支撐,明年能支撐,後年就徹底關門了。這個關門不是影響一個企業,而是影響一個行業。以下是傅成玉回答主持人提問實錄。 主持人何力:我想利用今天主持人的優勢地位還有個問題想請教傅總,也與我們今天這個話題不完全有關。中石油、中海油去年的凈利潤是2700億左右的規模。關於這個特殊行業,因為是個資源性行業,我最近看到一個學者説,大家總是討論説反對壟斷反對壟斷,但對資源性行業來講不完全可能像高度競爭性行業,很多人完全從事競爭性行業。壟斷不是最根本性問題,根本性的問題是這些國有大型企業産生的利潤通過好的分配方式使公共産品的供給得到改善和提升。這個問題不知道傅總您怎麼看? 傅成玉:沒想到會提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我想國民很關心,我想媒體不清楚的,國民不清楚的,也是一些大牌專家不清楚的地方。我想壟斷主要是價格壟斷,過去學經濟學,説壟斷不能促進技術進步,不能促進社會財富製造的效率,更傷害老百姓的利益,我想這些仍然沒有變,但在中國目前,價格不是企業能定的,價格是政府定的,但政府在定任何價格的時候,第一是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特別是老百姓的承受能力,第二是考慮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第三是考慮體制機制的長效,就是我們改革深化,為將來搭建一個深化改革的平台,但政府的好意由於我們體制機制的不透明導致的誤會太多,導致政府的好意沒被理解,國有企業一直在捱罵,這個不用多解釋,就是機制要透明,政府機制不透明,你再有好心,大家不理解。 第二,我們説壟斷的問題其實在全球資源行業裏,不要説中國,全球正在産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強的過程,中國的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目前不僅僅在國民經濟當中要有一個保駕護航,起到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可持續和健康穩定的發展起積極作用,更要在國際競爭中代表國家,在行業裏頭起到一個國際競爭力的作用。所以,産業集中度是全球都在抓的事兒。 第三,利潤很高,怎麼來的?利潤高不等於資産回報率高,很多經濟學家在上面評論的時候我特着急,我説經濟學家説話應該有經濟學家的水平,但是沒有一個人提,説今天我們700億的利潤和前幾年300億的利潤區別在哪兒了?不是絕對數量的區別,主要是在我們用的資産總量不同。但是目前我們的資本回報率並沒有本質上的提高。舉個例子: 1、去年中石化利潤公布的是700億,聽起來700億很不得了,但我們用了1.6萬多億的資産,要産1600億的利潤才有10%,我只有700億。 2、我們的銷售額去年到了1.9萬億,今年將超過2.5萬億,但我們每賣一元的利潤率只有五分多,回報率不高。 3、這個利潤的産生或我們的資産是哪來?很多人説你是國有企業,是花國庫的錢,錯了。中國改革開放第一是先從農村開始的,第二從國有企業開始的,我們開始改革的初期也有點類似責任承包制,但後來全斷奶了,將近二十年斷奶。為什麼在十六大之前,國有企業個個都要處於死亡的邊緣?就是因為政府沒有給財政的直接支出,資本投資全都是企業在市場上得的。所以,我們現在的投資一是從銀行貸款,二是從資本市場上融資,三是直接從股東那兒拿來的錢。 我們拿來股東的錢要給股東高回報,我們拿銀行的錢要還本付息,如果我們企業沒有利潤,這個企業今年能支撐,明年能支撐,後年就徹底關門了。這個關門不是影響一個企業,而是影響一個行業。目前我們的經濟規模僅僅只能維持企業的簡單再生産,也就是説現在大家感觸最有意見的就是油價。但大家不清楚,這個油價是我們煉的油80%是從國際市場買來的。 第二政府為了讓整個社會CPI比較低,控制了成品油價格,但更多地體會到了你漲得多就不降,降一次立即又供應緊張。其實一切都在政府的掌控之中。因為我們知道漲,但漲的時候應該漲10元,政府説漲2元,好象次很多,連第一次漲的機會都沒到,所以一降就説你降得慢。我們過去在漲的過程中成本高,我們國家煉油成品油的20%是來自地方煉油廠或民營企業,國有企業虧的時候既有社會責任,政治責任,但民營企業虧,過去我們有些評論説不對,民營企業虧他怎麼再生産,所以他只好停或變項。我們再增加生産這20%的能力是要補上的,這次我們才有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在長期漲價過程中消耗的是庫存,現在我們非常緊急,庫存都不到十天了。把庫存快消耗沒了來補那部分不生産的。所以,這方面我相信政府比我們更清楚,唯一的是沒有把這些都告訴老百姓。 我們的投資,我們要把能源的保障力度提高,加大“走出去”的力度,為了使我們社會成品油供應能夠保障,要更多地煉油,越煉越虧,煉得多虧得多,但也得要煉。這部分企業自己要背。 第三傳統老國有企業的穩定責任非常大,我們現在上百萬的職工還有將近60%、70%,過去協議解除合同的,還有分立辦社會的,由於改革不徹底要回來的,我們都要承擔這個。我們在60年代、70年代開發的老油田都到了後期了,過去我們計劃經濟這個企業規模大,我們四個油田裏有正式職工24萬,一年産63萬噸,每個職工平均産27噸油,在國內的價格相當於2萬元人民幣,也就是一個職工的産值是2萬元人民幣,還要有另外20萬的家屬,幾個油田就是城市,但地方政府不接,城市維護建設、保養、修水、修路都要企業來承擔,企業要穩定,要投入錢,都要企業自己背,沒有政府一分錢。 我們現在為了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要節能減排,所以原來的老社會達不到標準,更新改造企業要投入,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一年新增汽車1800萬輛,新增的油哪來?誰來買?企業買。新增的産能要企業再去建設,都要去投資,我們700億的利潤,除了背國家政策上的虧損,企業穩定,“走出去”,再投資,我們要擴大産能,我們投資每年都超過2000億,明年要超過3000億。所以,700億的利潤去掉內部的這些補貼,那2000多億從哪來呢?得從市場上來,不是靠政府財政部門來。所以企業要拿別人的錢,拿投資者的錢,我們要給人家回報。 這個情況我多説了兩句,你正好問了,否則我也沒機會説。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