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金山軟體官方聲明中看到,自2011年10月24日起,任命原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亞太研發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宏江博士為金山軟體首席執行官(CEO)。張宏江博士成為金山軟體2011年度繼CFO王舜德之後引進的第二位重量級高級管理人才。而金山軟體董事長雷軍也在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宣布了這個消息。 能從軟體巨頭微軟手中挖角成功,業內評價雷軍為最高級的獵頭。雷軍此前亦&&,為金山尋找一位CEO並不容易,新CEO必須帶領金山進行互聯網轉型。
然而探究表象的背後,軟體出身並對互聯網十分擅長的雷軍為何放手金山大權?有過輝煌時刻近幾年卻陷入困境的金山挫折重重,雷董會不會因重振金山無望而有意卸下眼前棘手的包袱,抽出身專注於小米科技的發展?
用雷軍自己的話説,從1988年到今年的23年,金山在IT業算老古董級的公司,在我內心深處,我真的認為做得不怎麼樣。
從1992年加盟金山軟體到2008年辭去金山軟體CEO再到今年7月正式出任金山軟體公司董事長,雷軍和金山似乎有着不解之緣。但金山未來的發展,是讓雷軍十分費神的事情。
據悉,金山於2007年10月在香港上市,上市後,金山走勢並不樂觀,幾大塊兒業務都陷於困境,為此求伯君宣布將金山軟體拆分為金山網絡游戲、金山互聯網安全、金山辦公軟體三個子公司。
然而,改制完成後並沒有徹底解決業務受衝擊的現狀,傳統軟體WPS、金山毒霸、金山詞霸依然受微軟、360等對手擠壓。
以微軟為例,在國內售價很便宜,記者了解到,與Windows
7一起搭售也不過100元,且用戶更習慣用office,而金山在excel、outlook、PPT等軟體業務上更有待與同行縮小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同為軟體企業的微軟與金山,雖實力不一般但也屬競爭關係,為何張博士從首席技術官到首席執行官的跳躍如此順利?反而不受競業協議的約束?
李易告訴IT商業新聞網,在微軟眼裏,金山根本不是對手,和谷歌不同,當年李開復離開後肯定不能加盟谷歌,相反,微軟周五會舉辦歡送會慶祝張博士加盟金山。
重歸金山,雷軍已不是那個雷軍,金山也還是那個金山。資深IT評論人曲曉東印象中的雷軍一直希望把金山做成互聯網公司,他理想中的金山甚至可以沒有軟體。
去年4月,雷軍啟動了小米科技。從硬體、軟體到操作系統,雷董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小米手機的研發和成功上市上,此外,他也是出了名的17家初創型公司天使投資人,投資精力堪稱經典。
業內分析認為,面對一直髮展不理想的金山,和蒸蒸日上的小米手機等移動互聯網業務,雷軍已有明顯傾向,但作為金山董事長,要給公司上上下下一個交代。請張宏江出山具有更多的象徵意義,張博士坐鎮金山可撇掉雷董的心理負擔,從中抽身全心專注小米。
李易稱,目前看來,雷軍應付小米科技都應接不暇,張博士加盟後,金山的輸贏和雷軍沒關係,但小米的輸贏關乎雷軍的所有榮譽。 李易特別引用一個例子以説明雷軍的“小心思”。他説,拿拍一部電影來説,無論角色是否合適,但請了一位奧斯卡影帝來出演,宣傳時便十分亮眼。
李易認為,於雷軍而言,金山雖已上市,但放權或不放權已無兩樣,如果金山能挽救,雷軍自己會接手,也不會另起爐灶做起小米手機,現在這樣,可以對求伯君、張旋龍等董事會的老人有交代。
新東方集團互動中心負責人饒凱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採訪時亦&&,雷軍在金山該得到的貌似都得到了,如果金山的上市公司不能為雷係企業所用的話,逐漸淡出比較現實。
記者了解到,張宏江在任職期間被評為微軟研發人員的最高職稱“傑出科學家”,毫無疑問,他是一個頂尖人才,他的加入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等同於中了頭獎。然而,一直任職國際公司的張博士執掌國內較傳統的金山,會不會水土不服?能否賦予金山新的生命?
“憑藉着張博士對産品整體架構的了解,可以助力金山解決與微軟産品的兼容性問題。對金山是有好處的。”華軍軟體主編米曉彬告訴IT商業新聞網。 業內分析認為,金山是一家非常傳統和保守的公司,這體現在公司的作戰策略以及高管人才的選拔等方面,不善於第一時間跟上環境改革的步伐,仍然啟用延續求伯君和雷軍風格的技術型人才,這也是金山業績下滑、陷入瓶頸的一個重要原因。
饒凱亦不看好金山這個發展平台,他告訴IT商業新聞網,一方面微軟中國和金山本身有較大的文化落差,風格迥然,長期在國際大公司,專心技術的張宏江估計很難適應金山當下複雜的環境,同時金山的資源也會令張博士相當的捉襟見肘;另一方面,既無創業背景,也無綜合經營管理經驗,估計很難能駕馭住金山,作為光環和形象還行,能否帶兵打仗真的是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