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泊爾檢測報告被指瞞天過海 避談産品材質問題
2011-10-19   作者:孟岩峰 丁磊 楊憶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蘇泊爾至今不承認哈爾濱工商部門檢測結論。
  10月17日,蘇泊爾高級公關主管張麗萍&&:“檢測是黑龍江當地的政府行為,至今沒有與蘇泊爾總部交涉過。這些檢測結果均由地方檢測部門作出,我們無法判斷是否屬實。”
  國慶節後,哈爾濱市工商局宣布,將全市的蘇泊爾問題不銹鋼産品全部強制下架。並稱,哈市工商局道外分局從2008年初開始就追蹤檢測,累計81個型號、46個批次的産品檢測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10月14日,蘇泊爾公告則明白無誤的聲明:所有涉及産品均已送交“國家相關機構”檢驗,“檢測結果合格”。
  哈市工商局道外分局經檢一隊大隊長張傳義&&:“我是一個執法者,我是依據國家法定檢驗機構的判定做出的結論。”
  本報記者獨家拿到雙方檢測報告。種種跡象表明,蘇泊爾在“質量門”中旁顧左右而言他,確有疑點未解開。

  瞞天過海

  兩個結論相左的檢測報告,讓消費者和投資者均無所適從。
  張麗萍&&:“我們是國家專業機構檢測的,而哈市工商局是在當地檢測的。”蘇泊爾選擇了瀋陽的國家日用金屬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檢測。
  張麗萍稱,為了盡量獲得同批次産品,蘇泊爾方面特地選在東北進行檢測。
  不過這兩份檢測報告,依據的標準就有很大不同。
  哈市方面依據的是GB3280,是不銹鋼冷軋鋼板的國家標準。蘇泊爾依據的是QB/T1622,是原輕工業部部頒的不銹鋼器皿標準。
  張麗萍&&:“部頒的行業標準一般會高於國家標準,何況國標已經是上世紀的標準了,我們不可能達不到那時的水準。”
  QB/T1622明確規定,不銹鋼器皿要求製造使用的材質為1Cr18Ni9、0Cr19Ni9牌號的不銹鋼板材或使用性能不低於上述規定的其它牌號。上述兩個牌號不銹鋼板材的鎳錳含量,應依據GB3280的要求。
  以同款不銹鋼水壺為例,哈市工商局的檢測報告表明,蘇泊爾所用材料中錳含量為7.59,遠高於GB3280所要求的額2.50;而鎳含量為3.92,遠低於國家規定的下限7.0。哈市因此做出“不合格”的結論,似乎並無不妥之處。
  而蘇泊爾方面的檢測報告,並未涉及這些材質的含量,只是針對“劃傷”、“凹坑”、“點焊”等進行了檢測,並檢測上述水壺的“衞生要求”,認定其符合衞生標準。蘇泊爾方面據此公告認為,“經國家相關機構檢驗,檢測結果合格”。
  這是一個很蹊蹺的結論,因為蘇泊爾所説的“合格”項目,並非哈市工商局所指的不合格項目。這樣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檢測結果,竟被蘇泊爾拿來作為反駁的證據。由於雙方均未公布檢測結論,所以真相未彰。
  蘇泊爾方面反復強調,其産品是安全的,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危害,但始終未提及産品材質的問題。
  張傳義也沒看到過蘇泊爾方面的報告,只是&&:“它哪項不合格,我的報告就針對哪項。”

  暗度陳倉?

  蘇泊爾的檢測結論不具説服力之外,其抽檢依據也令人存疑。
  張麗萍&&:“我們是在9月29日送檢的,所抽的是市面上銷售的、2010年10月份生産的産品。”然而哈市的檢測是從2008初開始的,而且就在2008年,蘇泊爾還組織過一輪換商標,舊批次産品基本均已銷售完畢。雙方的檢驗針對的並非同一批産品。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炊具和其他消費品不一樣,其工藝是相當穩定的,一般不存在不同批次用料迥異的問題。”
  如果哈市檢測結論成立,蘇泊爾可能在2008年開始就採取多加錳、少加鎳的不銹鋼板材生産炊具。
  鎳價較高而錳價較低,以錳代鎳可以降低成本。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委員曾湘波曾在會議上指出,“每噸不銹鋼中添加120公斤至150公斤的錳,將會大大降低不銹鋼的成本。”
  同時,高錳低鎳降低了不銹鋼的耐腐蝕性,使器皿更容易破損。頻繁更新換代顯然有助於蘇泊爾增加銷售量。
  這一隱蔽的“增值鏈條”或許幫助了蘇泊爾的業績快速增長。2009年年度銷售收入41.15億;2010年年度銷售收入56.22億。僅從中期凈利潤這一個指標看,2009年上半年,蘇泊爾實現凈利1.49億元,2010年同期增為1.92億元,今年上半年更是達到2.53億元。
  蘇泊爾一直是國內電壓力鍋領域的“一哥”,近年來開始向電水壺等廚衛小家電拓展。儘管不如美的、格蘭仕等傳統小家電廠商,但在炊具領域仍然是國內首屈一指的企業。2010年銷售收入超過第二名愛仕達一倍以上。
  但在業績攀升背景下,蘇泊爾創始人蘇氏家族卻選擇逐步退出公司,拱手讓於外資股東法國SEB公司。
  2006年10月,商務部原巡視員郭京毅指“一口鍋不涉及國家安全”,使得SEB能夠大舉增持蘇泊爾股份。儘管郭京毅後來因受賄被雙規,蘇泊爾也捲入其中,但並未改變SEB的收購進程。根據北京市二中院對原商務部條法司副司長、正司級巡視員郭京毅的判決書,蘇泊爾董事長蘇顯澤涉嫌捲入郭京毅案,2007年曾先後兩次向郭京毅行賄。
  目前SEB控股51.31%,並已通過商務部的反壟斷調查,即將繼續增持至71.31%。現在這一增持計劃只需過證監會這最後一關。
  蘇泊爾方面&&,目前正積極&&哈爾濱市工商部門,以消除誤會。不過至截稿時,雙方均未就“質量門”一事做出進一步表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蘇泊爾申請産品復檢 蘇寧全國下架相關炊具 2011-10-19
蘇泊爾偷工減料粉飾業績 外資入主無提升 2011-10-18
蘇泊爾被指偷工減料粉飾業績 外資入主未見提升 2011-10-18
蘇泊爾被曝81款炊具不合格 2011-10-14
蘇氏家族淡出蘇泊爾 曾行賄郭京毅 2011-02-1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