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買車交叉選購增多 汽車企業競爭更加激烈
2011-10-11   作者:記者 李志勇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全球知名信息公司J.D.Power日前發布的2011年中國流失顧客研究報告顯示,60%的中國新車購買者&&他們在購車之前考慮了一個以上的車型,這一點在中型車細分市場和高端高檔中型車細分市場中尤為突出。 
  據介紹,J.D.Power中國流失顧客研究始於2003年,旨在調查和分析顧客考慮某個車型但最終購買其他車型的原因。
  201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的競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目前,中國乘用車市場有94個品牌和471款車型可供選擇。中國新車購買者有了更加廣泛的選擇範圍,導致了非常普遍的交叉選購行為,新車購買者在購車之前平均去看過3個品牌。同時,聲稱在購車之前交叉考慮多款車型的新車購買者比例從2007年的50%上升到了2011年的60%,相比之下,在印度只有24%的新車購買者聲稱他們在購車之前考慮了多款車型。
  排在拒買原因第一位的是價格,15%的顧客因“總價太高”而拒買某個車型。然而,顧客拒絕購買某個車型不是因為支付能力不夠,而是對於該款車的感知價值偏低。在因價格而拒買的顧客中,只有22%的人聲稱他們買不起某個車型,47%的人&&他們認為這款車不值這個價位。另外,在因價格而拒買的顧客中, 31%的顧客&&他們拒買某個車型是因為其他車型或品牌更加划算。
  不滿意車輛的外觀設計是第二大拒絕原因。將近20%的中國新車購買者&&他們因“不喜歡外觀設計”而拒絕了來自歐洲製造商的車型。歐係品牌當中,德國品牌在外觀設計方面表現卓越,而法國品牌尤其需要加強外觀設計本地化。
  油耗也是主要拒絕原因之一。近年來汽油價格大幅上漲使得消費者對油耗的考慮更為突出,燃油效率成為幾乎所有汽車製造商面臨的挑戰。24%的拒買者&&,由於期望更加省油,而拒絕了來自美國品牌的車型。
  同時,大約12%的拒買者&&他們因“交車時間太長”而拒絕了來自德國品牌的車型,有超過10%的顧客因“擔心車輛可靠性”而拒絕了自主品牌車型。
  J.D.Power亞太公司中國區研究總經理梅松林説,為了使得顧客青睞某一款車、並且最終選擇購買該款車,汽車品牌需要加大營銷投資,從而與消費者建立牢固的品牌關係。而經銷商層面則需要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影響顧客在購車過程中的選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通用汽車9月份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5.3% 2011-10-11
資源稅改革加速推向全國 對有汽車家庭影響較大 2011-10-02
世界最古老汽車將拍賣 2011-09-30
《股爺天下》連載二:金盃趙希友中南海裏賣股票 華晨汽車美國紐約掛牌上市 2011-09-29
汽車“三包”退還有望? 2011-09-2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