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産業:投資趨熱 産能過剩
2011-10-11   作者:記者 王濤 實習記者 張彬/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在風光的産業發展前景和政府相關政策的扶持下,絕大部分LED企業卻不得不面臨虧損困境。

  LED産能過剩

  拓邦股份擬投3.8億元建光電産業園,德豪潤達砸30億元欲建大陸最大LED封裝基地,雷曼光電欲投逾1.5億元建高端LED生産線,天通股份3.6億元投資LED項目,紫晶光電擬投29億元在新疆生産藍寶石晶體,璨揚光電訂購四台生産LED外延片MOCVD設備,仲愷規劃6.22平方公里打造LED産業園,武隆21億元LED産業項目動工建設,施科特獲得增資1.8億元LED産業發展增速,煤企投10億元跨足LED藍寶石襯底項目破土動工,浪潮華光總投資7.5億元建設的臨沂光電産業基地建成……
  近來,全國各地正在涌起一股LED産業投資熱潮,動則數十億元的投資項目不在少數。之所以如此,一位業內人士&&,這與目前的政策刺激有關。
  據了解,今年第四季度有關半導體照明的多項引導政策有望陸續&&。不僅如此,財政部正會同發改委等主管部門,計劃對半導體照明産品進行補貼,預計四季度推出。此外,科技部有關“十城萬盞”落實措施的指導意見也有望於第四季度發布。
  正因為這樣,LED産業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進入。不過,據專家分析,LED産業火爆的局面似乎有些與之前的多晶硅和液晶面板類似。從目前開工建設和計劃建設項目統計來看,LED的産能至少透支未來3-5年的市場需求。 
  實際上,目前整個LED産業正陷入結構性過剩的危機。前兩年各地競相&&的LED投資規劃和在建産能已經遠超出市場的實際需求,以投資過熱最為嚴重的LED藍寶石襯底為例,其在建項目産能達10100萬片/年,而中國當前實際需求量僅為685萬片,尚不足産能的1/10。
  同時,産業鏈上藍寶石襯底、芯片、封裝、應用的價格也在一路走低。據高工LED産業研究所(GLII)統計,今年1-7月,2寸藍寶石襯底的價格從年初最高35美元/片,下降至目前的13-15美元/片,平均下降幅度超過50%;LED芯片平均降價25%;LED封裝平均降價23%;LED應用平均降價也達到21%。而不同種類産品價格變化差別較大,部分燈串價格降幅甚至高達75%。

  期待政府拉動

  針對LED産業的産能過剩,高工LED産業研究院院長張小飛曾擔憂説,目前LED企業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年內或有10%的LED企業倒閉。而在前段時間召開的“2011中國低碳經濟産業發展論壇”上,LED照明企業萊依迪光電科技(深圳)公司董事長鄧偉業明確&&,“目前90%的LED照明企業處於虧損狀態。”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慧聰鄧白氏研究ICT事業部研究副總監張本厚,他説,絕大多數LED照明企業虧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在需求刺激不利的情況下,很多企業把希望放在了政府身上。
  根據最新公布的政府採購照明市場統計,8月中標的十大照明項目中,採購金額均在400萬元以上。其中,廈門海滄興港路及未來海岸LED夜景工程項目以652萬元的採購金額躋身前十大中標項目。
  專家認為,發展LED照明産業,有利於發展低碳經濟,推動節能減排。LED被稱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綠色光源,LED照明也以其節能、環保的優勢,受到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重視,各地紛紛&&相關政策和舉措加快LED照明産業的發展。
  今年7月,有媒體披露,廣東醞釀&&政府採購首購管理辦法,以扶持LED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根據財政部此前發布的《自主創新産品政府首購和訂購管理辦法》,政府首購,是指對於國內企業或科研機構生産或開發的,暫不具有市場競爭力,但符合國民經濟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技術發展方向的首次投向市場的産品,通過政府採購方式由採購人或政府首先採購的行為。
  種種政策利好使企業獲得了大額訂單。以三安光電在蕪湖的投資為例,根據投資協議,三安光電不僅獲得了逾5億元的購買設備補貼,還在蕪湖獲得了6億元LED路燈的訂單。

  政府採購僅是一個杠桿

  然而,僅僅依靠政府採購顯然不是LED産業的真正出路。張本厚説:“由於政策的推動,許多外行企業都想搭乘順風車,紛紛投資LED行業,希望從LED的快速發展中分得一杯羹,但這是不現實的。” 
  九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擁軍也認為,目前整個LED照明行業絕大多數項目均為政府採購,但隨着國家政策趨勢的變化,僅靠政府採購的商業模式已經顯得單薄,企業只有尋找新的營銷模式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
  也有專家提出,通過政府採購扶持相關産業的發展需要掌握一個“度”。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出現政府依賴症,寄希望於政府拉動,這樣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還是要學會兩條腿走路,既盯住政府採購市場又要開拓消費者採購市場,重心還是應放在普通的消費者上。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説,除了政府採購市場外,LED産業更應關注商業市場。“雖然政府是一個很大的採購人,政府採購的屬性決定了政府採購預算的有限性。”同時,劉俊海提醒説,政府採購是一個杠桿 但僅僅是一個杠桿。
  “為了發展低碳經濟、新能源産品等目前出現了政府買單的趨勢。我個人對這種做法持保留態度。”公共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張孝德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新産品最後認可的還應該是市場,如果政府代替市場的作用進行採購,這種産品價格是高於市場的。如果這種産品跟市場的需求還有距離,政府採購這種産品就會造成一個誤區,即這種産品已經被市場接受了。本來新産品的創新是需要市場的倒逼動力來促進的,政府對這種産品大量採購會造成兩種結果:一是成本過高,浪費納稅人的錢;二是對企業也形不成激勵作用,在企業成本壓力、倒逼機制減弱的情況下,將會減緩企業的創新。
  張孝德説,我國的政府採購應該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就是政府採購要在市場認可的前提下,目前政府不計成本的採購要有限度,對成熟的市場認可的産品進行採購是可以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東晶電子擬12億設公司建設LED項目 2011-02-24
澳洋順昌10億元投資LED項目 2011-02-22
ST甘化打造LED主業 2011-02-15
新春家電“廟會”購銷兩旺 智能、LED唱主角 2011-02-01
全國LED産業規模明年將達1800億 2010-12-2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