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難斷一寸玉 賭石如賭命
2011-09-29   作者:林遠  來源:經濟參考網綜合
 

    在賭石這個行業內,有句俗語叫“神仙難斷寸玉”。意思就是説,即使神仙也猜不到一寸翡翠原石下面到底是不是好料。賭石,既然沾了一個“賭”字,就必然決定了其核心元素便是賭博。而賭博這種行為的特性原本就是“十賭九輸”。賭石也自然概莫能外。
    據《證券時報》的一名記者介紹,他曾經認識一位玩翡翠的朋友,從銀行裏取了30萬現金,並抵押了房子,以80萬的代價從另一個翡翠商人那裏“賭”回來一塊毛石。石頭剛拉回來,就有不少玉石商人上門看貨,最高出價到了130萬。一轉手賺50萬,按説也不錯了。但這個人堅持認為這塊石頭“必出好料”,直接送去切了。一個多小時後料子切開,一看“兩邊白”,預想中的翠絲毫未見,他頓時泄了氣。旁邊有人趁勢起鬨,説願意2萬元買下,再賭一把,但遭到拒絕。在將料子又各切一刀,一分為四之後,他終於死心,5000元賣給人家“做擺件”去了。
    近兩年來,賭石之風已經蔓延到國內,成了一種“投資時尚”,北京、上海、南京等各大城市今年都推出了專場的賭石活動。溫州人時有參與,私底下的賭石交易也越來越多。針對這種情況,從事玉石生意十餘年的張女士勸誡,賭石風險實在太大,不懂行的朋友還是少碰為妙,小賭或能怡情,大賭必定移性。
    “現在賭石的人中,真正開出好玉料的十分少見。業界有這樣一種説法,十賭八不中,一個平,一個贏。”在業內人士看來,賭石只是有錢人之間的交易,平頭老百姓如果沒有心理承受能力並不適合玩賭石。
    一位不願意透漏姓名的分析人士也&&,賭石原本是一種歷史文化。但現在在山東、福建,包括河北等翡翠文化背景和原石加工技術條件並沒有優勢的省份,賭石活動也日益增多。然而在這些賭石活動中,或者標出高價原石造勢,或者以幾百、幾千元的低價賭石勾起人們賭一把的慾望,但其實內行人都知道,要從這些低價的石頭中開出好料幾乎是不可能的。
    據他介紹,目前國內很多組織賭石活動的市場、俱樂部、文化節都不夠完善,並沒有形成良好的氛圍,甚至有些人藉&賭石的名義銷售一些行裏人看都不看的“垃圾石”,套取場內的游資。也有的只是憑藉一個“賭”字招徠人氣,甚至滿足一些人好賭的慾望。“國人好賭,大家都知道,除了賭石,還有什麼生意能大肆宣揚這個‘賭’字呢?”
    “從我的經驗來看,也建議大家最好不要參與,好石頭其實早在緬甸就被人買走了,根本輪不到你。”一位業內人士&&,眼下的賭石基本上等於撒錢,最近鄭州就有人花700萬元買了兩塊翡翠原石,結果只開出價值28萬元的墨翠。國內的原石交易會公布中標多少、成交多少,其實大多數是虛的,如果説賣出去10份,真正成交的可能只有1份。這種“虛火”反來也加劇了賭石的風險。
    “如果真正想要做玉石生意,還是應該從小做到大,先從末端零售做起,積累起專業的知識。”張女士都認為,如果一開始就從賭石做起,往往會跌得很慘,與其一擲萬金盲目賭石,不如量力而行,先摸清門道再説。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綠色的多少、好壞決定着翡翠的價值。當綠色在表皮上以大面積片狀出現時,多為“表皮綠”,其內部往往無綠;而當綠色在表皮上以線狀或團狀出現時,特別是當表皮上的綠線成對稱分佈時,其綠色會向內部延伸,“寧看一絲綠,不看一片綠”。賭石必須具備三樣東西,財力、經驗、魄力。對於眾多賭石玩家來説,可能並不是很在乎賠賺,賭石就是玩和學習,收藏自然也是要交學費的。上海寶玉石行業協會秘書長包富樑呼籲引導賭石市場的健康發展,愛好者應該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玩賭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賭石者眼裏的20倍成長空間 2011-09-26
“賭石”火爆,卿為誰狂? 2011-08-12
簽約圖書就像"賭石" 2010-11-22
翡翠原石收藏謹防賭石陷阱 2010-09-1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