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下月開徵存量房房産稅,對存量獨棟商品住宅徵收,已鎖定房源約3500套,成全國首個“算舊賬”城市。
重慶存量房徵稅方案
■ 對象:重慶主城區內應稅存量獨棟商品住宅。
■
稅率:交易單價達到上兩年主城九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築面積均價3倍以下的住房,稅率為0.5%;3倍(含)至4倍的,稅率為1%;4倍(含)以上的稅率為1.2%。
■
減免:今年1月28日以前購買的獨棟商品住宅免稅面積為180平方米;新購獨棟商品住宅免稅面積為100平方米。
重慶針對存量應稅獨棟商品房的個人房産稅徵繳工作,將在10月1日至10月31日間展開。據重慶市財政局稅政處相關工作人員26日介紹,目前重慶鎖定的應稅存量獨棟商品住宅約3500套,較1月底統計的3400套略有增加。該工作人員稱,具體的應稅房源數量,要等10月31日徵收期過後統一發布。重慶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個對存量住房開徵個人住房房産稅的城市。
計劃中的“清賬期”
針對存量獨棟商品房開徵個人房産稅,本在計劃之中。早在1月27日,重慶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即明確表態,“對獨棟商品住宅,不管存量還是增量都收稅。”重慶市地稅局局長劉有恒當時也提到,每年的10月1日-10月31日,是重慶的房産稅固定徵收期。此番重慶對存量獨棟商品住宅徵收房産稅的消息,卻一石激起千層浪。
按《重慶市個人住房房産稅徵收管理實施細則》,應稅住房轉讓的,在辦理産權過戶手續時一併徵收當年個人住房房産稅。這意味着新房在過戶時,即對個人住房房産稅加以認定。而應稅存量獨棟商品住宅,此前遲遲未徵個人住房房産稅。
昨天,據重慶市地稅局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該市地稅部門從5月開始,根據重慶市國土資源與房屋管理局提供的數據信息,對應稅存量獨棟商品住宅房源進行了清查,向應稅房産的産權人發送了納稅通知單,9月又對沒有送達或送達沒有回復的産權人再次發送納稅通知單。
據重慶市地稅局網站昨日挂出的“重慶市地方稅務局關於申報繳納個人住房房産稅的通告”,在主城九區行政區域範圍(含高新區、經開區、北部新區)內擁有獨棟商品住宅産權的納稅人,須於10月1日-10月31日,向應稅住房所在地的地稅機關,主動申報繳納個人住房房産稅。
“經地稅機關通知申報後仍不申報納稅的,地稅機關將依法採取加收滯納金、提請阻止出境、媒體曝光、交易限制、銀行扣款等措施追繳稅款,並按規定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上述通告説。
“覆蓋房源不足10%”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重慶已對存量房開徵房産稅,但按重慶的相關政策,其應稅住房佔比依然不大。
按和泓地産重慶公司營銷總監唐加輝的説法,由於對價格、面積設定的徵收門檻較高,90%的房源都達不到重慶的房産稅徵收標準。根據《重慶市個人住房房産稅徵收管理實施細則》,獨棟商品住宅和高檔住房建築面積交易單價達到上兩年主城九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築面積均價3倍以下的住房,稅率為0.5%;3倍(含)至4倍的,稅率為1%;4倍(含)以上的稅率為1.2%;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第二套(含)以上的普通住房,稅率為0.5%。
重慶還規定,1月28日以前購買的獨棟商品住宅免稅面積為180平方米;新購的獨棟商品住宅、高檔住房,免稅面積為100平方米。
稍早前,黃奇帆也説,現在收房産稅其實象徵性大於實際意義,“我估計今年我們也就是能收1.5億元左右,這個量不大”。
重慶開發商不以為意
據唐加輝介紹,重慶對主城九區存量獨棟商品住宅徵收房産稅,對當地房地産市場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在重慶主城區的商品住宅中,別墅只佔7%~9%,而獨棟別墅數量更少,可能連1%都不到。而且,現在政府對新增建設用地建造獨棟別墅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因此增量也不會有多少。
一位在重慶已扎根7年的開發商稱,雖然房産稅等調控政策在收緊,但他們並不準備退出重慶房地産市場,或者減少在這個城市的投資份額,以後會更多地開發一些針對中端市場的産品。
重慶本地開發商也判斷,目前企業主要還是以跑量為主。未來,中端市場或許將成為眾多企業的必爭之地。不過,在樓市整體低迷的大背景下,政策面的風吹草動已然影響到了重慶樓市。
26日,一家全國布局的大型國企開發商稱,房産稅加上調控的綜合影響,已導致重慶房地産供應量激增,開發商生存壓力加大,促銷也變得頻繁起來,“保守估計,房價下滑幅度二到三成。”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重慶當地大型開發商進一步説,房産稅對樓市的直接影響,僅限於小部分高端項目,但這個政策間接影響了不少中低端客戶群的觀望情緒。據該開發商介紹,重慶目前的主流開發企業都在促銷,包括龍湖、金科、協信等大型開發商在內,某些大型開發商的優惠幅度甚至達到7-8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