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曾經引人矚目的券商集合理財産品近期陷入低谷,九成産品今年都是負收益。
為此,分析師&&,是否應將被套住的集合理財産品贖出來,要視投資者對市場的判斷能力。
大盤“不給力”,專注於股票的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的收益自然也是難言樂觀。據相關統計,截至本週一,在可供統計的260隻券商集合理財産品中,累計凈值超過1元面值的為105隻,大多數産品在面值以下。
排除歷史因素,券商集合理財産品今年平均年內回報率為-7.5%,僅有18隻産品實現了正收益,佔比不到一成,有44隻産品收益率明顯落後於大盤,28隻産品虧損超過14%。其中,以股票型和混合型為“受傷最重”、排名最差的一隻股票型産品,成立於2007年,累計凈值為0.5467元,年均虧損超過10%。
貴陽市的證券分析師&&,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由於門檻較高(普遍認購起點為十萬元),雖然已發展6年多,比起基金和銀行理財産品,受關注程度還是明顯偏低,但由於其發揮了倉位靈活、研發團隊強大的優勢,去年年末跑贏了大盤,收益還不錯,才重新贏得了人們的關注。
雖然整體表現欠佳,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相比起其他類型的股票投資産品,部分産品還是跑贏了大盤。以一款今年5月份成立的股票型産品為例,目前虧損6%,但是同期大盤卻下跌20%,相對而言還是強於大盤表現的。
比起銀行理財産品的封閉式運營,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的贖回較為靈活,券商會在産品説明書中限定每個月的贖回日期,流動性介於基金與銀行理財産品之間。
今年以來,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的凈贖回接近200億元。那麼,如果購買的券商集合理財産品被套住了,到底該不該贖回呢?
廣發證券貴陽營業部分析師吳克兢稱,目前市場跌幅不小,仍處於震蕩尋底過程,未來走勢尚難預料。
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在追蹤市場主題的時候,總會與企業的真正基本面狀況存在一個時間差,應當給予一個長期投資的觀察期,這一點與基金有些類似。
是否決定贖回手中的集合理財産品,主要取決於持有人的市場判斷力和把握程度。
如果對市場了解程度不夠深,對其走勢沒有很好的判斷力,可以不必急於贖出。
如果是對市場了解透徹,具有一定的波段操作成功經驗,則可以適當贖回,待市場探底回升後再進入。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