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擬為券商資管瓶頸破題 理財計劃備案制呼之欲出
2011-09-19   作者:彭潔雲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最早嘗試資産管理,發展規模和步伐卻遠遠滯後於公募基金和陽光私募的券商資管,終於在近日迎來了政策上的一次重大利好。
  一位券商資管人士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本月中旬,中國證監會向各券商資管部門下發了關於修訂《證券公司客戶資産管理業務試行辦法》的基本思路(徵求意見稿),並廣泛徵求行業意見。其中涉及到擬取消集合計劃審批、産品創新、産品相關終止條件刪除等重要條款。
  “可以預見,最終管理辦法的推出實施將成為券商資管業務發展的重要契機。很多政策上對於券商資産管理業務的限制將解除,以往在産品創新等方面相對於公募基金的很多劣勢不復存在,券商資産管理業務將迎來政策上的春天,對於促進券商資産管理業務規模的壯大有着深遠的意義。”對此,上海一家券商資産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向本報記者&&。

  備案制呼之欲出

  據悉,在2004年和2008年相繼頒佈實施的《證券公司客戶資産管理業務試行辦法》(下稱《試行辦法》)和《證券公司集合資産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試行)》的基礎上,此次關於修訂的徵求意見稿在很多方面作了較大改動,意在解決當前資管業務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本報記者從多位資管人士處了解到,在擬修訂的各項條款中,最為眾望所歸的是,集合理財計劃擬從原有的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目前證監會審批的速度趕不上我們發産品的速度。對於一家券商的集合理財産品的審批,監管部門目前僅同時提供‘大集合’和‘小集合’兩個審核通道。”一位券商資管部門負責市場的人士向本報記者&&,為了提高發行效率,他們的多個産品申報計劃都在兩條通道排隊。一個計劃通過,後面一個緊跟着進去審批,沒有任何時間延遲。
  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券商行業資産管理業務受託管理資金2487億元。從國內理財産品市場總體情況看,證券公司資産管理業務面臨基金、銀行、信託、保險等機構的激烈競爭,業務總體規模偏小,市場份額佔比僅為1%,與巨大的市場發展前景和證券公司作為專業投資和服務機構的市場地位不匹配,面臨巨大挑戰。
  此前業界便對此發出不少呼籲,認為小集合産品符合私募業務的類型,但目前也與大集合一樣執行審批制,審批流程較長,不利於提高發行效率,希望盡快將“小集合”産品的發行改為備案制。
  而在此次的修訂方案中,關於取消審批並無作大小集合的區分,備案範圍的放寬更甚於業內期望。據了解,目前證監會已報請國務院審改辦研究取消集合計劃審批,改為報備方式,並將配套制定《證券公司集合資産管理計劃備案管理指引》。

  産品清盤不因凈值為限

  據上述資管人士透露,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涉及五個方面:一、為資産管理業務行政許可改革預留空間,調整《試行辦法》關於“集合計劃審批”的相關規定。二、充實有關公平交易、信息披露及投資經理資質等方面的監管要求。三、結合資産管理業務實踐和未來發展需要,修訂部分限制性條款,為業務發展和創新預留空間。四、調整與《證券法》、《監管條例》、《證券公司業務範圍審批暫行規定》不一致或重復規定的條款。五、對《集合細則》、《定向細則》同步進行適當修訂。
  除了上文提及的擬推出産品備案制外,重要的修訂細則還包括對於拓寬投資範圍等産品創新內容。比如,擬取消“集合計劃資産中的證券,不得用於回購”的限制性條款;對涉及指數化産品的雙10%及3%關聯交易投資限製作出豁免規定;允許根據風險收益特徵,對集合計劃份額進行分層劃分,以此利於發起設立結構化産品等。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公募基金在ETF産品設計、分級封閉式基金開發、細分行業和風格産品等方面已有所突破。但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投資範圍同樣僅限於股票、債券、基金和股指期貨,但不允許回購,因此基礎金融品種較為匱乏,且不允許結構化分級運作,使得産品可創新的空間較為狹窄,導致券商資管産品嚴重同質化。結構化産品已成為目前市場上理財需求最旺盛的産品類型之一。該類産品僅存在於信託和公募基金,而阻礙券商資管開發此類産品的障礙是法規的限制。
  另外,監管部門擬刪除《集合細則》“連續20個交易日計劃資産凈值低於1億元人民幣”的終止條件規定。修訂徵求意見稿認為,理財産品是否因資産凈值低於一定下限而終止應當由合同各方自主判斷和決定,由市場來選擇。從國內外監管實踐看,對於理財産品因資産凈值低於一定下限而強制要求終止的監管要求並不多見。
  修訂條款還包括,允許集合計劃份額在現有客戶間有條件轉讓;在保持集合計劃現有客戶准入門檻總體不變的前提下,為證券公司設計面向中小投資者的低風險産品預留空間;允許自有資金在規定條件下參與或退出集合計劃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九成券商理財産品現負回報 華泰幾近覆沒 2011-09-16
低迷市場 過半券商理財品破凈值 2011-09-16
三券商理財贖回比例超30% 中金一號近腰斬 2011-09-15
券商理財産品遭遇規模之坎 2011-08-26
券商理財成“散財” 2011-08-1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