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人民調解 法治建設的"江陰模式"
2011-09-15   作者:周龍  來源:經濟參考網
 
    輕點鼠標,選中“坐堂問診”的人民調解員,輸入要諮詢的矛盾糾紛問題,然後告訴調解員要求回復的方式,或在網頁直接顯示,或通過電話、郵箱私密回答。9月起,江陰市社會矛盾糾紛網上調解室正式開通,這也是江蘇省內首家社會矛盾糾紛網上調解室,市民足不出戶即可諮詢或調解相關矛盾糾紛,此舉開創了江蘇省內人民調解的先河。
  近年來,江陰凸顯人性化社會管理,把人民調解工作引入法制管理的各個領域,走出了一條具有江陰特色的法治建設之路。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如何快速解決交通事故糾紛,減少當事人“負累”?江陰公安、司法部門積極創新社會管理,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中全面推行人民調解制度,在江陰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隊、14個交巡警中隊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30名人民調解員為交通事故當事人無償提供損害賠償調解、法律諮詢和法律幫助。
    一年來,30名人民調解員共接待交通事故當事人7574批次,製作人民調解協議書5021份,涉案標的5863.4萬元,調處成功率達100%。
  目前,交通事故糾紛人民調解的“江陰模式”已在江蘇省內全面推廣。
  作為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城市,江陰吸引了大量流動人口前來投資、創業和務工。從2008年起,在加強外來人員社會管理的課題上,江陰開始了新的探索。針對一些外來未成年人涉罪情況,當年江陰慎重選擇了2家中等規模的民營企業作為取保候審的固定場所,並將此命名為“外來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2009年3月,江陰又建立了“外來人員幫教基地”,把這個做法拓展到所有涉罪的外來人員。目前,江陰已有15家涉罪外來人員關愛幫教基地。
  在關愛幫教基地,有輔導員關心他們的思想狀況,有社區民警負責法制講座,有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疏導,有老技師傳授簡單的勞動技能等。2008年至今,15家關愛幫教基地已先後接納近180名涉罪外來人員,通過思想幫教和技能輔導,所有入駐關愛幫教基地的外來人員無一脫保,現已處理160餘人,其中98%的人最後被不起訴或免於刑事處罰或判處緩刑等非監禁刑,另有4人在處理結束後自願留在企業工作,成為企業正式員工。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世洲&&,江陰建立的關愛幫教基地是加強社會治安治理的一種積極嘗試。在我國經濟發展時期人口頻繁流動的狀態下,為對外來人員平等適用法律創立了一種基本社會條件,是一種富有人性關懷特點的人權保護方式,體現了江陰較高的司法文明程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江陰國資改制背後 長江投資疑竇重重 2011-04-05
江蘇無錫江陰市 2010-12-20
江陰:市場之手托起“幸福養老” 2010-10-13
江陰農村商業銀行創新産品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2009-12-08
金融租賃船舶“工銀1”輪在江蘇江陰交付 2009-11-1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