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衢州市&&房地産限購政策細則,成為住建部公布新增二三線城市限購標準後的第二個城市。不過,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與屈指可數的“限購令”相比,更多的二三線城市則選擇相對寬鬆的“限價政策”。
對此,有網民認為,一些地方政府“木頭楔子砸磚墻——光鑽空子”的做法明顯缺乏誠意。有網民甚至指出,中央調控政策之強勢態度,只會令某些心存僥倖的地方政府雞飛蛋打。
不能只想著鑽政策空子
繼廊坊市首出“限價令”後,更多二三線城市開始效仿,先後有煙&、韶關、丹東等多個二三線城市加入“限價”行列。有網民對此&&失望,認為一些地方政府執行限購政策的“誠意不夠”。
網易網民“a+b=c”指出,“限價令”似乎成為地方房價上漲的“合理依據”,目前各地商品房均價均未達到其制定的價格上限,這是不是默許今年房價仍有上漲空間?本來期待嚴厲限購政策的&&,卻等來如此“良藥”。希望一些地方政府不要只給人們的信心口袋撒氣,也打打氣。
署名“寬鬆or緊縮”的微博指出,這顯示出某些地方政府對於土地財政的偏愛,限價而不限購,是在給自己的“年終考核”留一手。而中央政府只給地方政府提簡單要求,卻無具體的執行措施和標準,無異於“木頭楔子砸磚墻”,讓一些地方政府鑽了空子。
執行限購政策需有擔當
網民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太在乎怎樣繼續把“肥肉”攥在自己手裏,而對於自身職能的定位卻出現了明顯的偏差。
署名“中國心”的博客指出,我國房地産市場由於投資投機勢力過於強大,確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房價操控。因此,政府需要改變這種市場結構,讓中低收入者能夠方便地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擁有合適的住房。但一直以來,由於一些地方政府過於重視投資功能的發揮,甚至對投機炒房者也拱手相迎,才使得“矛盾”愈加不能調和。
署名“悠悠涔涔”的博客也指出,儘管地方政府並不是房價的最終決定者,但對於房地産市場出現的被投資投機實力操控的偏誤,一些地方政府確實負有一定的責任。所以,地方政府目前應嚴格落實“限購令”,嚴厲遏制投資投機力量在市場出沒,而不是採用躲閃戰術,弄一個“限價令”出來,這種沒有擔當的做法難免有蒙混過關之嫌。畢竟除了關注房價,地方政府更應該從切實改善供給結構、規範市場秩序方面下功夫。
心存僥倖定會“雞飛蛋打”
有網民指出,符合限購標準的二三線城市一直躲躲閃閃,似乎在變相抵制中央調控政策。
不少網民認為,某些地方政府不應心存僥倖,僅僅依靠“限價令”來為地産打氣壯膽,實則會害了地産商,因為這會招來中央房市調控政策進一步的嚴厲打壓,而制度化的調控將是長期不動搖的。也有網民建議,防範“軟執行”,應從問責機制上下功夫。問責不浮於表面,才能避免調控措施被“架空”。
有網民指出,一線城市房價被“摁”住,顯示出了中央調控政策的強硬態度,這恐怕會使某些地方政府利用限價令“暗保”地産的做法雞飛蛋打。
除此之外,許多二三線城市本身也面臨諸多困境。署名“洪維”的博客指出,多個城市近日都爆出小開發商因資金鏈斷裂而“跑路”的消息。進入8月,樓市投資者的資金來源也正經歷着“銀行缺錢,開發商缺錢,買房人缺錢的三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