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家機構布局中國新産業周期
傳統産業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是投資主線
2011-09-14   作者:記者 方家喜/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國內外近百家PE(私募股權基金)、風險投資機構等近日齊聚東北老工業基地,尋找新興産業投資機會。在近日召開的“中國風險投資論壇”上,投資機構都高調宣布正在部署對中國“十二五”期間的産業投資。
  這些投資機構認為,在政策牽引和市場驅動下,中國産業結構將發生重大調整。傳統産業的技術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將成為新産業周期的三大投資主線。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東北採訪了解到,賽伯樂、優勢資本、渣打銀行、建銀國際等投資巨頭今年以來密集到東北的瀋陽、長春、大連等城市考察和調研。他們投資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戰略性新興産業,特別是與東北老工業基地相關聯的高端裝備製造業,以及服務於製造業的生産型服務業。
  亞太經合投資集團中國代表處顧問喬文軍&&:“作為股權投資,成長性超過25%的企業是我們的首選。”
  據透露,亞太經合的團隊與吉林市的某個化工民營企業進行了前期接觸。雖然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雙方的接觸一度停滯。目前已經處於洽談的中期,如果合作成功,該公司將為吉林市的這個化工企業採用分期融資的形式,完成融資4億元。
  最近,賽伯樂公司高層正奔走於江西,與江西有關機構合作建立一家投資新材料産業的創投公司。賽伯樂將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和技術優勢,建立面向新興産業的有關創投機構。
  賽伯樂(中國)投資資深合夥人趙勁松&&:“在一個新的經濟周期,創新與升級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我們正在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引導到中國,並以資本的力量促成這些技術在中國的産業化。”
  優勢資本近年來共投資了85家中國企業,42家是現代服務業,其他集中在先進製造業。
  據優勢資本董事總經理熊芬介紹,過去幾年,優勢資本在新興産業方面的投資從總量到比例都逐步提高,在IT、醫療、新材料、新興傳媒等方面有了很多投資,也開始在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行業進行投資探索。
  另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國內外投資機構正在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精神,積極布局中國市場現代服務業投資。
  “主要面向全國範圍,在具體投向上將聚焦現代服務業及相關産業中成長期的企業。”優勢資本董事總經理熊芬&&,優勢資本近年在國內許多省市投資了多個物流和教育項目。
  投資機構認為,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教育與培訓、以及醫療服務開始成為投資機構的新寵,今年以來共有數十家企業獲得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注資,投資焦點主要集中於其細分領域“專業培訓”。
  “在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不相匹配的是醫療健康、金融服務、教育培訓所佔份額很小,未來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渣打銀行直投執行董事陳澤&&。
  最近,渣打銀行在中國西南投資了一些非銀行金融項目和企業,投資額達到2.7億美元。另外,渣打銀行還在中國的許多地方尋找投資現代零售、教育、醫療等産業的機會。
  “中國經濟的轉型正在影響着PE的投資方向,他們的最新投資也顯現出對新産業發展趨勢的極度關注。”投中集團一位分析師&&。
  投中集團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外資PE投資人最為關注的行業分別為消費品19.4%、現代製造18.5%、TMT15%、新能源14.4%、醫療健康8.4%;而在GP(普通合夥人)最為關注的行業中,這五個行業同樣名列前茅,分別為13%、9%、14%、18%、14%。在退出回報情況上,消費品和新能源的上半年平均賬面退出回報超過8倍,首輪融資至上市不足2年;TMT、製造與醫療,平均賬面退出回報率為6至8倍,首輪融資至上市需要2年至4年時間。
  據記者調查,關注中國新興産業的機構有PE(私募股權基金),也有風險基金、杠桿並購基金等。他們試圖形成天使投資(投資創業初始期)、風險投資(投資企業發展期)、股權投資(投資成熟期企業)、輔助進入資本市場等四個環節的金融鏈條,帶動新興産業的發展,最終獲得其中的投資回報。
  投資機構人士透露,國際上大的投資公司對融資公司的要求包括三個方面:首先,該企業的利潤規模在4000萬元人民幣以上;其次,它的成長性要求在25%至30%之間;另外,該公司所在行業的年利潤增長率要在7%至8%以上,最好是高附加值産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現代服務業敲定“十二五”八大方向 2011-09-02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預示五大新産業機會 2011-08-09
七大産業鏈啟動新産業周期 2011-08-04
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2011-08-04
新産業:起步穩些,再穩些 2011-03-13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