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金屬科學回收利用需破兩道關
政績觀扭曲 利益鏈作祟
2011-09-07   作者:記者 毛海峰 徐蕊/西安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我國戰略金屬長期採用粗放式回收,一方面是由於軍工企業領導存在錯誤的“政績觀”,另一方面是由於戰略金屬低層次回收市場滋生出的複雜利益鏈難以破除,同時國家缺少與戰略金屬回收利用相關的具體政策法規又助長了複雜利益鏈的發展。為盡快結束戰略金屬粗放式回收,國內一批軍工專家們建議,國家亟須採取有效措施全力突破戰略金屬回收利用障礙。

  軍工企業領導錯誤“政績觀”亟須突破

  我國軍工企業長期以來都把武器裝備當作是産品,而不是商品。武器裝備是由國家“買單”的,它不需要考慮市場情況,而且它的利潤獲取是由國家規定的,在我國一般是把武器裝備成本的5%作為利潤。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看似奇怪卻又合理合法的現象:在利潤率固定的前提下,武器裝備研製的成本越高,獲取的利潤越多。業內專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武器裝備研製合理合法的成本最大化。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軍工企業領導只關心能否把武器裝備生産出來,而不會特別關心能否通過回收利用戰略金屬來降低武器裝備的成本。對我國軍工企業的領導來説,高精尖的武器裝備按照國家訂單生産出來才是“政績”,至於成本約束則放在了一邊。因而,直至目前為止,我國大多數軍工企業領導仍然不願意把精力過多花費在戰略金屬的回收利用上。
  而歐美國家的軍工企業是把武器裝備也當作是商品,需要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進行激烈的競爭,這就需要企業想方設法地降低成本,提高戰略金屬再生利用水平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分別對一家由美方控制生産成本的軍工企業和一家國內軍工企業進行了對比性調查,可以清楚地看到兩家企業在回收利用戰略金屬上的不同態度。
  西安西航集團萊特航空製造技術有限公司近年來一直與美國GE公司合作轉包生産一款飛機發動機零部件。美國GE公司在與萊特公司簽署協議時強制性規定,所有屑料(含有戰略金屬的一種回收料)必須嚴格分類回收,運回GE公司在美國指定的冶煉廠回收利用。做到從“哪個鋼廠出來的回到哪個鋼廠”。在萊特公司生産車間可以看到,每台生産機器出來的同一牌號的屑料都得進入指定的鐵屑車,這些牌號一致的屑料將由受過專業培訓的工人進行清洗、分類、打包再運送。如果工人將不同牌號的屑料混雜導致含有戰略金屬回收料的浪費,美國GE公司將辭退這些屑料處理工人,重新高薪聘請有經驗的人來處理。
  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國內一家軍工企業,只有兩名工人負責屑料的回收分類。在一線車間裏,加工機器産生的屑料散落滿地,僅由清潔工人統一清掃入庫。在庫房內,屑料也都沒有進行嚴格分類。

  回收市場利益鏈複雜

  我國戰略金屬長期採用粗放式回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回收市場滋生出的複雜利益鏈使戰略金屬回收長期處於低層次水平。
  由於國內很多軍工企業不重視戰略金屬的回收利用,往往把戰略金屬的回收料一賣了之,這就給不少“識貨”的回收企業提供了巨大商機。這些企業用“廢銅爛鐵”的價格購買了戰略金屬的回收料後,只要經過簡單分解、回收極少一小部分戰略金屬就能賺取鉅額利潤。
  在這一過程中,回收市場滋生了一大批利益相關者。尤其是一些有關係的民營企業,採用各種手段從國內軍工企業手裏拿到戰略金屬的回收料,以賺取暴利。這些回收企業往往與軍工企業的一些管理人員形成非常複雜的利益鏈。
  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我國整個軍工行業可回收的廢舊金屬年交易量高達上百億元,國內廢舊金屬年交易量高達上千億元,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戰略金屬的回收料。
  更讓人憂心的是,目前我國還缺少與戰略金屬回收利用相關的具體政策法規,這大大助長了回收市場滋生出的複雜利益鏈的存在、發展。
  今年年初,工信部、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了《再生有色金屬産業發展推進計劃》,對加快戰略金屬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有關戰略金屬回收利用的實施細則至今卻仍有待制定、完善。

  多管齊下堵住粗放式回收

  針對戰略金屬長期存在的粗放式回收,國內一批軍工專家建議,國家應盡快採取多種措施改變現狀,這些措施至少應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應把戰略金屬回收利用納入軍工企業的業績考核中來。國家應採取措施盡快改變軍工企業領導存在的錯誤“政績觀”,讓這些領導不僅關心能否把武器裝備生産出來,而且還要關心能否通過回收利用戰略金屬來降低武器裝備的成本。要通過對軍工企業業績考核的方式,讓軍工企業的領導們把精力也能花在戰略金屬的回收利用上,以提高我國軍工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盡快建立戰略金屬回收利用行業准入制度,提高回收企業技術水平。要通過建立戰略金屬回收利用行業准入制度,逐步消除小作坊式和家庭式作業的回收企業,提高資源利用率。要培育、扶持戰略金屬再生利用行業的龍頭企業,帶動産業整體水平提升,增強核心競爭力。
  三是要根據國家《循環經濟法》的相關規定,盡快制定出戰略金屬資源回收利用的管理規定及該行業的實施細則。要圍繞整個再生戰略金屬産業鏈,制定包括回收、利用、進口、出口、園區建設、環保要求、投融資管理在內的一系列管理辦法,以打破戰略金屬低層次回收市場滋生出的複雜利益鏈,促進産業健康、持續發展。
  四是利用各種政策手段,建立結束戰略金屬粗放式回收的政策體系。要充分發揮金融、財政、稅收、環保、土地等政策手段作用,建立促進再生戰略金屬産業發展的財稅支持政策,消除部分企業抵制利用再生戰略金屬的落後觀念,從生産一線源頭企業開始,推廣戰略金屬回收料的分類管理。同時,加快制定戰略金屬回收料的相關技術和産品標準,盡快建立再生戰略金屬回收利用評價指標和監測體系,提高戰略金屬的再生利用水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