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委“組合政策”劍指産能過剩
專家認為對全社會物價指數影響不大
2011-09-05   作者:記者 方家喜/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最近的一份報告稱,目前,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産能形勢十分嚴峻。《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十個部委年內將完善“組合政策”,突出差別電價、能源消耗總量限制、問責制等對企業投資和生産的約束作用,抑制“兩高”和産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高耗能和落後産能行業增幅達12.8%,其中鋼材、氧化鋁、水泥、鐵合金等産量分別增長13%、18.9%、19.2%和21.9%。國家發改委《各地區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顯示,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的地區約16個,其中內蒙古等8個地區形勢十分嚴峻。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的判斷是,目前各地淘汰落後産能進度與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的要求存在差距,最後四個月的任務比較艱巨。工信部有關人士&&,接下來將有一系列涉及淘汰落後産能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政策陸續&&。
  在最近召開的全國淘汰落後産能工作會上,工信部産業司有關人士&&,“落後産能是個技術判斷,産能過剩是個市場判斷。從生産造成的後果看,如果污染物排放、能耗、水耗等技術指標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則該生産能力就是落後産能。從今年以來高耗能産業的高增長也可看出,淘汰落後産能或者説抑制過剩産能的形勢非常嚴峻。”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有關人士認為,今年淘汰落後産能形勢嚴峻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目標定得比較高,二是有關地區實施力度不夠。
  據了解,工信部此前向各省(區、市)下達了2011年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産能目標任務。與去年相比,煉鋼、鐵合金、電石、電解鋁、銅冶煉、鉛冶煉、鋅冶煉、水泥、平板玻璃、造紙等10個行業淘汰落後産能任務分別增加218%、29%、92%、77%、149%、141%、198%、46%、301%和72%,增幅較大。
  對於今年目標任務有所增加,工信部有關負責人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落後産能的界定標準這兩年發生了變化,以往落後産能都是按照能耗高、污染重等原則以規模界定,現在則更多參照並依據更嚴格的環保、能耗指標。”
  工信部有關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從目前情況看,鋼鐵、水泥等行業完成全年淘汰落後産能目標任務形勢嚴峻”。據市場機構統計,近幾年我國粗鋼産量增勢不減,若今後幾個月市場不發生較大變化,2011年全國粗鋼産量將接近甚至突破7億噸,遠超年初中鋼協預期的6.6億噸。水泥行業也仍然存在産能集中度低、淘汰落後産能任務艱巨、投資管理和監控乏力、兼併重組進度緩慢等問題。
  記者獲悉,針對今後幾個月的嚴峻形勢,國家將通過強化政策約束機制和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兩方面推動淘汰落後産能工作。為此,發改委、工信部等十部委完善部際協調機制,採取“組合政策”加快淘汰落後産能進度。
  一是繼續深化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理順煤、電、油、氣、水、礦等資源産品價格關係,完善電力峰谷分時電價,按程序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
  二是繼續推進價格機制改革,除了將原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稅由從量徵收改為從價徵收並適當提高稅負水平,還將制定機動車燃油消耗量限值標準。
  三是國家能源局正牽頭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制度,以形成能源消費總量倒逼機制,抑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下一步將加快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分解落實到地方政府的機制,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建立能源消費總量預測預警機制,對能源消費增長過快的地區及時實行預警調控。
  四是將淘汰落後産能目標完成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管理和國有企業業績管理,實行問責制。
  對於“組合政策”對市場價格的影響,有關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總體而言,對全社會物價指數影響不大,而對相關行業的價格影響則可能呈現不同的效應。
  工信部有關專家&&,從鋼鐵行業看,淘汰落後企業名單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多以生産線螺為主,所以對整個行業價格影響不大。對於鋼鐵上市公司來説,由於所涉及的落後産能佔其總量的比重很小,所以對公司整體業績影響不大。而市場普遍預計,淘汰落後産能對水泥價格的影響比較顯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通脹與産能過剩並存凸顯發展困境 2011-08-25
工信部嚴控産能過剩行業用電 2011-05-14
中央財政設專項資金獎勵淘汰落後産能 2011-05-07
央行:嚴控産能過剩行業貸款 2011-03-29
抑制産能過剩 不能只靠市場 2010-09-0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